一文搞懂7月上路LEBR低碳建築評估系統,讓減碳「治標又治本」!
當淨零碳排成全球共識,減碳成了攸關企業生存的課題,作為全球總碳排放量佔37%的「建築產業」,在全球減碳路徑中承擔關鍵角色! 2024年7月1日起,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制定並推動「低碳(低蘊含碳)建築標示制度(LEBR,Low Embodied-carbon Building Rating System)」,不僅著眼於佔28%的營運碳排,更強調自建築設計階段著手,在建造、修繕和拆除階段使用低碳建材和工法,以降低建築物佔9%的蘊含碳,全面從根本減碳。11月29日進一步表示,已爭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未來LEBR低碳建築評估將納入「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作為上市櫃公司撰寫永續報告書時有關「對氣候變遷減緩具實質貢獻之技術篩選標準」,讓企業自根本減碳的同時,亦能強化ESG的表現。 LEBR低碳建築評估系統:關注建築全生命週期四階段 LEBR低碳建築評估方法,參考歐盟建築物全生命週期建築碳足跡評估標準EN15978制定,評估範圍涵蓋建築生命週期的四大階段:製造運輸、施工、更新修繕與拆除廢棄,又稱之為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建材的蘊含碳計算則是包含原物料開採、原料運輸、製造與成品運送到工廠大門的階段,也就是所謂的搖籃到大門(Cradle to Gate)。LEBR低碳建築評估評定階段有二:針對尚在施工階段已取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或特種建築物,可申請「候選低碳(低蘊含碳)建築證書」;而已完工取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認定之合法房屋或特種建築物,可申請「低碳(低蘊含碳)建築標示」。 評估系統分為八個等級,最高是1+等級,最低是7級。蘊含碳減碳達3%以上,符合第4級標準,視為合格的低碳(低蘊含碳)建築;若蘊含碳減碳達20%以上,即符合1+等級,為超低碳建築。「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制定的LEED V5版本,已將建築物蘊含碳的評估納入必要評估項目。以LEED V5版標準而言,若要申請最高白金級認證,最低減碳率為10%,對標LEBR低碳建築評估為第3級,往後減碳率的門檻可能會再根據版本演進提高。」身為美國綠建築協會資深會士的SSDC澄毓綠建築總經理陳重仁說明道。 從建築結構體、室內地坪與外牆著手,有效降低90%建築蘊含碳 LEBR低碳建築評估的建築物範圍包含:主結構體、外牆外裝、外窗、帷幕牆系統、室內隔間牆、室內地坪與室外地坪,其中主結構體佔了絕大部分碳排,外牆外裝與室內地坪次之。陳重仁指出,亞洲地區建築的內裝習慣與歐美國家不同,歐美國家內隔間牆多為低碳的輕隔間系統,而亞洲地區的室內隔間牆傳統上多使用碳排較高的RC牆,以及疊砌磚牆,且室內地坪部分鋪設磁磚的比例非常高,所以想降低蘊含碳,亦不能忽略室內隔間牆跟地坪材料,即便近年來室內隔間牆已經開始走向輕量化趨勢。 採取7減碳策略,自設計階段降低蘊含碳 英國綠建築協會倡議指出,建築物在設計階段的蘊含碳減量效益,約占建築生命週期減碳策略的50%。陳重仁強調,LEBR作為淨零建築政策的減碳評估工具,應聚焦於設計階段的減碳功能,並採用 (1) 利用建築設計圖說資料,快速計算並評估建築蘊含碳排量; (2) 以建材的碳排放係數做為計算數據 ;(3) 在設計階段進行替代方案的效益評估,挑選減碳潛力與經濟效益較高的方案;(4) 導入低碳工法評估,促進開發創新營建工法; (5) 導入低碳循環建材的優惠評估機制,鼓勵建材循環利用,達到建築循環的經濟效益。 陳重仁更提出七策略,自設計階段降低蘊含碳: 結構優化設計:探討建築造型跟結構設計的合理性,避免不合理的結構跟造型設計。 結構輕量化設計:選用比較輕的結構系統以及建材工法,降低建築物結構體整體抗震負擔,如採用鋼構帷幕牆系統取代RC構造建築,可減輕結構體的重量,更進一步減碳。 採用低碳循環建材:採用含循環回收再生成分建材,建材的整體碳排放較低。 採用低碳工法:採用生命週期碳排放較低的營建工法,例如乾式工法取代濕式工法,採用預鑄工法取代場鑄工法等。 耐久化設計:又稱為延壽設計,建築物若耐久、耐候,需要維修的次數變少,整體壽命變長,平均下來生命週期的碳排數字比較低。 節材設計:採用簡潔的設計風格,避免過度裝飾性設計,可節省用量與碳排。 模組化設計:建築構件採用規格尺寸模矩化、模組化設計,甚至可預製的構件設計,可兼具材料效率提升、快速複製、施工快速與低碳排放優點。 因應全球減碳趨勢,LEBR低碳建築評估為建築業邁向淨零碳排提供了明確的減碳指標,透過在設計階段導入減碳策略,降低蘊含碳排,不僅減碳效益顯著,更推進建築業朝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邁進。 #好文推薦 導入低碳思維於外牆設計,大幅降低建築蘊含碳! 建築業如何邁向永續循環? 掌握7原則讓建材減碳又循環 打造「光電建築」,未來建築業就是能源業!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