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天秤上的開發商們
【轉載】 2024年12月號 住展雜誌 文/陳重仁 追求永續,很重要的關鍵在於認知,不動產開發商站在天秤上, 思考如何平衡永續性開發,理解的將產生強大的改變力量,終成2050淨零路徑上的贏家。 從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定義來看,永續性設計是指可持續長久的(Durable)、能增進生物健康與繁衍的(Biological Healthy)、與不危害環境的(Environmental Friendly)規劃設計活動,廣義來說同時也包含人文社會上的永續性,例如美觀上的永續性、人際關係上的永續性、社區鄰里的永續性、與企業經營的永續性等。這個觀念應用在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就是我們如何來探討住宅建案的永續性。 生活要永續,必須軟硬體兼顧,並取得平衡 這是一個既實際又抽象的觀念,我們可以測量包括溫度、溼度、能源消耗、材料性能等物理量化數據,然而有更多的永續性因子是非常難以量化的,甚至無法量化,只能以客觀的敘述,或是調查統計來表示其感受程度。 例如心理健康因素與美感的定義等,甚至必須從「空間設計」下手,去創造某種促進身心健康與交流的空間,這也就是當我們在看住宅建案的永續設計時,綠建築標準已經不夠了,可能還要導入像WELL這樣的健康建築標準,裡面有提到關於身心靈貢獻度的評估。當我們在思考一個設計議題時,我們所要得到的結果除了構思如何去做外,通常我們會面臨一個「好」與「壞」程度上的選擇與判斷,多好才叫做「好」?多壞才叫做「壞」?或什麼情況是「比較不好」與「比較不壞」?這個過程其實是在做一個我們心裡面所認為的「正確」選擇。 當我們將這個觀念轉換到永續建築設計上時,「正確」的事情即是指上述永續性設計的定義;也就是說,永續性設計,其實就是指「正確的設計」。問題是,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的判斷有多「正確」?這樣的判斷有無需要與其他條件來「平衡」?舉例來說,我們在一個案子的開發過程,如何讓「性能」與「造價」達到最適當的平衡?我們如何讓「美觀」與「實用」達到最適當的平衡?我們如何讓「生活品質」與「節能減碳」達到最適當的平衡?我們如何讓「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達到最適當的平衡?即便現在我們面對天災,也不可能無限上綱的用硬體建設去抵抗,必須採平衡式的「韌性設計」,兼顧防災與共存。 上述例子的操作方式,正如同移動天秤上的法碼,來達到我們所要的「平衡」效果。這樣子的效果,在設計上通常是為了達到「兼顧」的目的,對地球環境來說,則是為了求得「最低環境影響」,包括降低碳排放。 面面俱到的多認證標準,是一種多元平衡操作 我們現在到處都在講「平衡」,例如「碳平衡」、「能源平衡」、「水平衡」、「生態平衡」等。其實我們應該不難發現,永續性設計的操作過程就是一連串的「平衡」策略思考,它要平衡的可能不只是上述的「二元平衡」,經常遇到的是更複雜的「多元平衡」 「全方位永續建築設計」(Whole Building Sustainable Design Process)即是屬於這類的操作,如何「整合」與「平衡」永續建築設計上的議題,這也牽涉到一連串的計劃整合與策略運用,然而這通常涉及廣泛的專業知識整合,才能達到面面俱到的平衡點。 如果以目前市場上趨勢要求下的認證標章來理解,就是把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建築能效標示、低碳建築標章等的內容整合在一起,找出最大公約數並落實在一個建案中。美國綠建築大師威廉 • 麥當諾(William McDonough)所提倡的設計策略「生態環境效能」(Environmental Effectiveness)來說,它就是一個廣泛的永續設計策略,不僅限於生態議題,它可以擴大解釋成:一個有效能的經濟體能使營利事業獲致利潤,只要它們公平正義行事,並且尊重甚至尊崇自然環境。此觀念超越傳統單一的價值觀,而在生態、經濟、建設、健康等各方面取得一個平衡點,這不就正是我們現在正在提倡的ESG觀念嗎? 積極正確永續設計策略,可以發揮強大的改變力量 事實上,積極且正確的永續設計策略,可以把我們從氣候的危機,帶離至充滿轉機與商機的方向,這些設計策略可以變化出健康、美觀、有利潤的產品及系統。但是最重要的,是開發商與設計師必須相當具前瞻性的,劍及履及的,來面對永續這個重要課題,我相信,已經有新一代的開發商開始朝這個方向展開布局,而他們將成為2050淨零路徑上的贏家。 如果我們都把這樣的認知放在心裡,那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好的永續設計理念,將具有非常強大的改變力量! #好文推薦 多元認證搭配耐震、無障礙設計 快速助攻建案品質至下一世代 綠色漲價後,營建業如何避免額外碳費、碳稅 打造「光電建築」,未來建築業就是能源業!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