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ESG, Green Buildings, Intelligent Buildings,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 Sustainability

SSDC不只是專業綠建築顧問,更是站在第一線的綠建築設計事務所!

#大家覺得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是否只做「顧問」呢? 其實一直以來,SSDC持續都有參與綠建築案的建築設計部分,SSDC創立之初,秉持親自站在執行第一線的專業精神,設計數個綠色裝修案例,包括住宅、辦公室與咖啡廳;在當時大家對於綠色裝修仍感到陌生,並未重視與了解之時,澄毓對於每個裝修案的室內環境品質、健康裝修材,以及節能節水部分,均進行了縝密的規劃與執行;而澄毓各階段進駐的辦公室,內裝也都是由內部執行設計與施工,包括目前和平東路上的WELL健康建築白金級認證辦公室,除了全面採用無揮發性有機物質(VOC)的礦物漆之外,也都有加裝新風系統、空氣品質偵測器等,以維持室內空氣品質,以及全面採用高效率節能空調與節能燈具。 SSDC總經理陳重仁畢業於成大建築系與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在創立SSDC之前,即在國內外大型建築師事務所任職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曾參與設計過醫院、商場、以及包括台積電、友達光電、康寧玻璃等知名電子廠的設計,因此工業綠建築對SSDC來說是游刃有餘。 #SSDC引領潮流 用心成就完美綠廠房 早在2009年澄毓參與的印尼NIKE鞋廠廠辦LEED認證案,就負責了該廠辦的建築設計,在分析了當地的氣候條件與業主預算後,應用風土建築之理論與精神,採用印尼當地熱帶氣候區的建築形式(而非模仿西方的綠建築設計),以及大量使用在地建材,加上自然通風採光等被動式設計,以及高效能空調與照明系統設計,與水循環再利用系統設計。再來最重要的是,東南亞地區因為氣候變遷與基礎建設較差,很多地區每逢暴雨必淹水,藉由景觀地形及滯洪池之精密規劃,成功達成基地防洪與保水功能。以上這些由SSDC親自執行的設計策略,也讓本案順利取得LEED黃金級認證。 回應變動氣候及環境之設計議題,並非一般傳產工廠設計者所熟悉的,在與業主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產工廠經常僅複製以往的設計,除了缺乏綠色設計因素之外,連以前沒解決的問題也一併複製了,包括熱蓄積與空間效率不佳等。 回應時代需求之智慧綠色工廠,跟以前的傳統工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綠工廠設計,必須改變原來的設計思維,配合新製程的導入,做適當的設計變革,才能達到節能減碳的世界潮流,尤其在2050淨零碳排的前提下,國際品牌莫不對其供應鏈做出減碳要求。2017年SSDC參與的印尼LEED認證綠色成衣廠設計案,業主的品牌客戶更是將LEED認證與一定比例的太陽能光電設置列進合約。 未來的工廠設計,必須兼顧減碳與員工健康等ESG要求,這也是SSDC的設計所追求的目標。 #BSA X SSDC 強強聯手 打造綠色美學建築 不只美還要超實用   宋苾璇建築師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與都市設計究所,擅長建築空間美學設計,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BSA(以下稱BSA)成立於2014年,作品包括新竹玻璃工坊、城鎮之心苗栗火車站改造工程、榮總醫院形象再造整建工程、頭份親子館等,無論是否需要綠建築認證,宋苾璇建築師秉持永續設計之精神,兼顧預算並執行綠色設計之精要,為業主與地方環境帶來雙贏。BSA作品曾榮獲多項國內外設計大獎,包括德國IF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S、Golden Pin Design Awards金點獎、園冶獎等。 SSDC於2015年接受南寶樹脂公司委託,負責其越南新廠區整廠設計,由於該工廠也是NIKE的供應鏈之一,目標是LEED認證綠工廠,為了完整執行永續設計策略並進一步提升環境美學,邀請BSA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加入SSDC團隊共同參與設計,帶入BSA擅長的建築美學設計,將此廠房變成一個兼具美觀與環保的綠色工廠。 該案設計過程改變了此類化工廠的傳統設計方式,運用了科技廠的設計原則,解決複雜管線的布置、維護與消防問題。再者,導入傳產工廠以往較沒有的廠房與廠房之間的管橋設計,這在電子廠是很常見的,以提升各廠房之間製程運輸的效率;如此,也可以解決東南亞典型午後雷陣雨所造成的廠房之間人員與物料移動的困難。透過獨具匠心之模組化設計、整體園區之色彩計畫、人性化之開口設計等,將園區塑造為一處宜人之工作場域,大幅提升使用者滿意度。 之後BSA與SSDC更共同參與了台南沙崙科學城車測試驗場域設計,以及彰濱工業區凱聖工業的LEED黃金級認證綠工廠設計,相信為未來SSDC+BSA的綠建築設計+認證的一站式服務,可以為業主帶來超越CP值的附加價值,減少業主的專案管理成本與風險,幫助業主打造真正節能減碳的綠建築。(更多優選實績案例)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SSDC不只是專業綠建築顧問,更是站在第一線的綠建築設計事務所!

#大家覺得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是否只做「顧問」呢? 其實一直以來,SSDC持續都有參與綠建築案的建築設計部分,SSDC創立之初,秉持親自站在執行第一線的專業精神,設計數個綠色裝修案例,包括住宅、辦公室與咖啡廳;在當時大家對於綠色裝修仍感到陌生,並未重視與了解之時,澄毓對於每個裝修案的室內環境品質、健康裝修材,以及節能節水部分,均進行了縝密的規劃與執行;而澄毓各階段進駐的辦公室,內裝也都是由內部執行設計與施工,包括目前和平東路上的WELL健康建築白金級認證辦公室,除了全面採用無揮發性有機物質(VOC)的礦物漆之外,也都有加裝新風系統、空氣品質偵測器等,以維持室內空氣品質,以及全面採用高效率節能空調與節能燈具。 SSDC總經理陳重仁畢業於成大建築系與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在創立SSDC之前,即在國內外大型建築師事務所任職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曾參與設計過醫院、商場、以及包括台積電、友達光電、康寧玻璃等知名電子廠的設計,因此工業綠建築對SSDC來說是游刃有餘。 #SSDC引領潮流 用心成就完美綠廠房 早在2009年澄毓參與的印尼NIKE鞋廠廠辦LEED認證案,就負責了該廠辦的建築設計,在分析了當地的氣候條件與業主預算後,應用風土建築之理論與精神,採用印尼當地熱帶氣候區的建築形式(而非模仿西方的綠建築設計),以及大量使用在地建材,加上自然通風採光等被動式設計,以及高效能空調與照明系統設計,與水循環再利用系統設計。再來最重要的是,東南亞地區因為氣候變遷與基礎建設較差,很多地區每逢暴雨必淹水,藉由景觀地形及滯洪池之精密規劃,成功達成基地防洪與保水功能。以上這些由SSDC親自執行的設計策略,也讓本案順利取得LEED黃金級認證。 回應變動氣候及環境之設計議題,並非一般傳產工廠設計者所熟悉的,在與業主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產工廠經常僅複製以往的設計,除了缺乏綠色設計因素之外,連以前沒解決的問題也一併複製了,包括熱蓄積與空間效率不佳等。 回應時代需求之智慧綠色工廠,跟以前的傳統工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綠工廠設計,必須改變原來的設計思維,配合新製程的導入,做適當的設計變革,才能達到節能減碳的世界潮流,尤其在2050淨零碳排的前提下,國際品牌莫不對其供應鏈做出減碳要求。2017年SSDC參與的印尼LEED認證綠色成衣廠設計案,業主的品牌客戶更是將LEED認證與一定比例的太陽能光電設置列進合約。 未來的工廠設計,必須兼顧減碳與員工健康等ESG要求,這也是SSDC的設計所追求的目標。 #BSA X SSDC 強強聯手 打造綠色美學建築 不只美還要超實用   宋苾璇建築師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與都市設計究所,擅長建築空間美學設計,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BSA(以下稱BSA)成立於2014年,作品包括新竹玻璃工坊、城鎮之心苗栗火車站改造工程、榮總醫院形象再造整建工程、頭份親子館等,無論是否需要綠建築認證,宋苾璇建築師秉持永續設計之精神,兼顧預算並執行綠色設計之精要,為業主與地方環境帶來雙贏。BSA作品曾榮獲多項國內外設計大獎,包括德國IF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S、Golden Pin Design Awards金點獎、園冶獎等。 SSDC於2015年接受南寶樹脂公司委託,負責其越南新廠區整廠設計,由於該工廠也是NIKE的供應鏈之一,目標是LEED認證綠工廠,為了完整執行永續設計策略並進一步提升環境美學,邀請BSA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加入SSDC團隊共同參與設計,帶入BSA擅長的建築美學設計,將此廠房變成一個兼具美觀與環保的綠色工廠。 該案設計過程改變了此類化工廠的傳統設計方式,運用了科技廠的設計原則,解決複雜管線的布置、維護與消防問題。再者,導入傳產工廠以往較沒有的廠房與廠房之間的管橋設計,這在電子廠是很常見的,以提升各廠房之間製程運輸的效率;如此,也可以解決東南亞典型午後雷陣雨所造成的廠房之間人員與物料移動的困難。透過獨具匠心之模組化設計、整體園區之色彩計畫、人性化之開口設計等,將園區塑造為一處宜人之工作場域,大幅提升使用者滿意度。 之後BSA與SSDC更共同參與了台南沙崙科學城車測試驗場域設計,以及彰濱工業區凱聖工業的LEED黃金級認證綠工廠設計,相信為未來SSDC+BSA的綠建築設計+認證的一站式服務,可以為業主帶來超越CP值的附加價值,減少業主的專案管理成本與風險,幫助業主打造真正節能減碳的綠建築。(更多優選實績案例)  

MORE →
▲氣候異常造成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零耗水從節水到利用回收水,達到水資源的平衡更為重要。(圖片來源/Pexels)

水資源的永續發展與挑戰 以綠建築零耗水實現吧!

據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擴張成長、消費模式逐漸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全世界用水量每年大約以1%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仍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與目前用水量相比,將還會增加20%至30%,主要是工業和家庭用水需求的增長。在以一年用水期來看,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超過20億人會生活在缺水的環境,約有40億人遭受嚴重缺水之苦。隨著水對家庭及工業需求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將只增不減,而滿足水資源的供給,更是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之一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台灣在氣候變遷及地理環境下的影響,降雨分布不均已為常態,強降雨的機會雖然增加,但排洪系統運能不足而引起淹水與河川泥沙沖刷淤積,使得水庫庫容量減少,強降雨流進來的水不能用,而該留下來的水卻留不住,乾旱缺水、暴雨淹水的場景不斷地重複循環發生,如何解決台灣水資源與環境面臨的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從LEED Zero 認證中的四個項目,零碳排(Zero Carbon)、零耗水(Zero Water)、零耗能(Zero Energy) 、和零廢棄物(Zero Waste)。上期簡單與大家分享零碳排(Zero Carbon)(上期電子報),本期要跟大家談談淨零耗水(LEED Zero Water),什麼是淨零耗水? 簡單說,就是指「水資源的平衡」。想要取得LEED零耗水認證,這個建築物在這一年的執行期裡面,必須達到使用水的平衡。 水平衡(Water balance)= A 飲用水的總消耗量(Total Potable Water Consumed)-( B1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B2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從上述公式A- (B1+B2) 兩者相減要小於或等於零,才能說建築物達到水平衡(Water balance)的狀態,在目標申請年一年期間內總用水量達到水平衡,才可以取得認證。 #飲用水 (Potable Water) 此處所稱的「飲用水」,在台灣意指「自來水」,指的是從水廠直接供應的水,像日本、德國、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這些國家水龍頭的水是可直接飲用的,所以在國外自來水常叫做飲用水。 #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替代性水源分為: (1) 基地外再生水源 (2)基地內的回收水。基地外的再生水源指的就是再生水廠處理過的回收水,供應做工業用或非人體接觸用水,國際上常用紫色代表再生水管,因此國外稱此水管為「Purple Line」,這些都算是基地外的水源(off-side water source);基地內的回收水包括回收雨水、中水與冷凝水等,經過簡單過濾便可再利用。回收水基本上僅能供作非人體接觸之用,例如清潔、澆灌、沖廁等,不可作為人體接觸用例如洗手與飲用,除非經過滲透膜等高階過濾系統。 #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回用水指的是在基地上或建築物產生,再經過處理達到可回收使用標準的水,通常都必須要經過較複雜的程序處理,才能夠再度被回收利用,例如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汙水再利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後再利用。 因此,這三種水源的水量加起來,如果可以替代掉我們所消耗掉的自來水,就可以達到一個水平衡狀態,不要小看一棟綠建築的節水能力,國內外綠建築評估中,水資源都是必要的評估條件。最著名的例子為位在巴西的Eurobusiness

MORE →
▲氣候異常造成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零耗水從節水到利用回收水,達到水資源的平衡更為重要。(圖片來源/Pexels)

水資源的永續發展與挑戰 以綠建築零耗水實現吧!

  據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擴張成長、消費模式逐漸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全世界用水量每年大約以1%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仍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與目前用水量相比,將還會增加20%至30%,主要是工業和家庭用水需求的增長。在以一年用水期來看,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超過20億人會生活在缺水的環境,約有40億人遭受嚴重缺水之苦。隨著水對家庭及工業需求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將只增不減,而滿足水資源的供給,更是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之一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台灣在氣候變遷及地理環境下的影響,降雨分布不均已為常態,強降雨的機會雖然增加,但排洪系統運能不足而引起淹水與河川泥沙沖刷淤積,使得水庫庫容量減少,強降雨流進來的水不能用,而該留下來的水卻留不住,乾旱缺水、暴雨淹水的場景不斷地重複循環發生,如何解決台灣水資源與環境面臨的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從LEED Zero 認證中的四個項目,零碳排(Zero Carbon)、零耗水(Zero Water)、零耗能(Zero Energy) 、和零廢棄物(Zero Waste)。上期簡單與大家分享零碳排(Zero Carbon)(上期電子報),本期要跟大家談談淨零耗水(LEED Zero Water),什麼是淨零耗水? 簡單說,就是指「水資源的平衡」。想要取得LEED零耗水認證,這個建築物在這一年的執行期裡面,必須達到使用水的平衡。 水平衡(Water balance)= A 飲用水的總消耗量(Total Potable Water Consumed)-( B1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B2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從上述公式A- (B1+B2) 兩者相減要小於或等於零,才能說建築物達到水平衡(Water balance)的狀態,在目標申請年一年期間內總用水量達到水平衡,才可以取得認證。 #飲用水 (Potable Water) 此處所稱的「飲用水」,在台灣意指「自來水」,指的是從水廠直接供應的水,像日本、德國、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這些國家水龍頭的水是可直接飲用的,所以在國外自來水常叫做飲用水。 #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替代性水源分為: (1) 基地外再生水源 (2)基地內的回收水。基地外的再生水源指的就是再生水廠處理過的回收水,供應做工業用或非人體接觸用水,國際上常用紫色代表再生水管,因此國外稱此水管為「Purple Line」,這些都算是基地外的水源(off-side water source);基地內的回收水包括回收雨水、中水與冷凝水等,經過簡單過濾便可再利用。回收水基本上僅能供作非人體接觸之用,例如清潔、澆灌、沖廁等,不可作為人體接觸用例如洗手與飲用,除非經過滲透膜等高階過濾系統。 #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回用水指的是在基地上或建築物產生,再經過處理達到可回收使用標準的水,通常都必須要經過較複雜的程序處理,才能夠再度被回收利用,例如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汙水再利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後再利用。

MORE →
澄毓協助Nike清祿鞋廠做到幾乎百分之百的 water-independent(水資源獨立)並拿到LEED認證

在永續的旅途上攜手前行──就綠色工廠輔導談澄毓的軌跡

當年綠建築在國外萌芽時,我有幸得到哈佛首位談永續設計的老師指導,成為哈佛設計學院最先修習永續設計的學生。畢業後,我進入建築事務所工作,逐漸開始接觸美國綠建築協會 USGBC 正在推廣的 LEED 綠建築評估系統。受事務所重視綠色永續設計之方針鼓勵,我通過了 LEEDAP(認證專業人員)考核,猶記得當時我滿心雀躍地向老師報告喜訊,他說我應是第一位考過 LEED AP 的台灣人! 2004 年我回國進入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先後參與台積電、友達光電、康寧玻璃等高科技電子廠的設計。當初,台積電率先提出新建廠房導入 LEED 綠建築設計,便開啟了我們輔導台灣第一個國際綠建築認證的案例。2006 年我辭職創業,繼續輔導台積電到現在,爾後友達光電、聯電、台達電、宏達電、奇美電等電子大廠紛紛加入打造綠色廠房的行列。澄毓也在輔導電子大廠低生產耗能與碳排放的過程中,默默踩出一道綠色的足跡。 我常說,綠建築有五大面向:基地生態環保、能源、水資源、材料與室內環境品質。在輔導工廠案例的過程中,業主相當關注日常節能(能源)這項指標,而日常節能之中包含諸多細節,如建築外殼、空調節能、照明節能與再生能源等。工廠也需注重基地保水、生態、植栽、綠屋頂等基地生態環保指標,如何在建築主體中,體現綠能的內涵及效能,進行跨領域合作?這當中每項都是一種專業,需要揉合諸多學問與巧思。 所以,我們澄毓做為顧問的工作就是扮演關鍵的中間角色,負責處理各個技術的整合,協助業主與設計單位打造高效能綠建築。有時候設計單位不熟悉相關知識,我們也會根據業主的狀況將之細分:究竟是對綠建築評估的方法學不熟悉,還是對綠建築標章的內容不清楚?經過這番釐清,豁然開朗,見樹又見林。 每個業主、每個個案皆有其特殊之處或需解決克服的議題,專案執行的過程既是挑戰,也是澄毓力求進步的好機會。以我們在印尼某個 Nike 鞋廠的案子而言,該工業區的初始狀況非常原始──那裏竟然沒有自來水!原來,因為當時基礎建設相對不完整,地方的工廠被迫選擇付費打地下水,或是直接買水的兩難。經過澄毓的分析,我們利用東南亞當地午後雷陣雨多的特性,收集暴雨的雨水進行過濾以供使用。最後,澄毓協助該 Nike 鞋廠做到幾乎百分之百的 water-independent(水資源獨立),這些收集來的水除了日用清潔以外甚至能夠飲用!Nike 也相當肯定我們的設計成效,將此案例視為全世界綠工廠的典範。 若有人問我「澄毓的存在,對環境社會以至於全球的意義為何?」,答案則非常明確: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是一家以 ESG 為立業使命而創立的永續企業。我們的核心能力是輔導新建築與既有建築,透過各種綠建築標章、智慧標章、WELL 健康建築標章、低碳建築標章、無障礙標章等規範申請,觸及 ESG 中之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所關注的諸多議題。不論是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碳排放、氣候變遷、環境永續與汙染,乃至於現今逐漸被重視的低碳、零碳等議題,綠建築都不斷與其交織。澄毓走的是一條不傳統的路,不受限於「標準答案」而必須跳脫框架,創造一個更加美好永續的環境社會,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正是我們的企業價值。在這條邁向永續的遙路上,我們會與大家共同努力走下去。

MORE →
協助林口綠能住宅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認證

本公司協助林口綠能住宅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認證

澄毓協助林口綠能住宅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認證   林口綠能住宅在 103 年 4 月 21 日於本公司協助下順利取得合格級候選綠建築證書。 本案除減少開發建設的環境負荷之外並因應全球節能減碳之需求,透過加強綠化量指標與外殼的節能與隔熱及基地的保水性,不僅提昇了人們居住的舒適度更達到與環境共榮的目標,讓房子不再只是房子更是一處具有療癒感的人文舒適空間。

MORE →

SSDC不只是專業綠建築顧問,更是站在第一線的綠建築設計事務所!

#大家覺得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是否只做「顧問」呢? 其實一直以來,SSDC持續都有參與綠建築案的建築設計部分,SSDC創立之初,秉持親自站在執行第一線的專業精神,設計數個綠色裝修案例,包括住宅、辦公室與咖啡廳;在當時大家對於綠色裝修仍感到陌生,並未重視與了解之時,澄毓對於每個裝修案的室內環境品質、健康裝修材,以及節能節水部分,均進行了縝密的規劃與執行;而澄毓各階段進駐的辦公室,內裝也都是由內部執行設計與施工,包括目前和平東路上的WELL健康建築白金級認證辦公室,除了全面採用無揮發性有機物質(VOC)的礦物漆之外,也都有加裝新風系統、空氣品質偵測器等,以維持室內空氣品質,以及全面採用高效率節能空調與節能燈具。 SSDC總經理陳重仁畢業於成大建築系與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在創立SSDC之前,即在國內外大型建築師事務所任職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曾參與設計過醫院、商場、以及包括台積電、友達光電、康寧玻璃等知名電子廠的設計,因此工業綠建築對SSDC來說是游刃有餘。 #SSDC引領潮流 用心成就完美綠廠房 早在2009年澄毓參與的印尼NIKE鞋廠廠辦LEED認證案,就負責了該廠辦的建築設計,在分析了當地的氣候條件與業主預算後,應用風土建築之理論與精神,採用印尼當地熱帶氣候區的建築形式(而非模仿西方的綠建築設計),以及大量使用在地建材,加上自然通風採光等被動式設計,以及高效能空調與照明系統設計,與水循環再利用系統設計。再來最重要的是,東南亞地區因為氣候變遷與基礎建設較差,很多地區每逢暴雨必淹水,藉由景觀地形及滯洪池之精密規劃,成功達成基地防洪與保水功能。以上這些由SSDC親自執行的設計策略,也讓本案順利取得LEED黃金級認證。 回應變動氣候及環境之設計議題,並非一般傳產工廠設計者所熟悉的,在與業主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產工廠經常僅複製以往的設計,除了缺乏綠色設計因素之外,連以前沒解決的問題也一併複製了,包括熱蓄積與空間效率不佳等。 回應時代需求之智慧綠色工廠,跟以前的傳統工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綠工廠設計,必須改變原來的設計思維,配合新製程的導入,做適當的設計變革,才能達到節能減碳的世界潮流,尤其在2050淨零碳排的前提下,國際品牌莫不對其供應鏈做出減碳要求。2017年SSDC參與的印尼LEED認證綠色成衣廠設計案,業主的品牌客戶更是將LEED認證與一定比例的太陽能光電設置列進合約。 未來的工廠設計,必須兼顧減碳與員工健康等ESG要求,這也是SSDC的設計所追求的目標。 #BSA X SSDC 強強聯手 打造綠色美學建築 不只美還要超實用   宋苾璇建築師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與都市設計究所,擅長建築空間美學設計,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BSA(以下稱BSA)成立於2014年,作品包括新竹玻璃工坊、城鎮之心苗栗火車站改造工程、榮總醫院形象再造整建工程、頭份親子館等,無論是否需要綠建築認證,宋苾璇建築師秉持永續設計之精神,兼顧預算並執行綠色設計之精要,為業主與地方環境帶來雙贏。BSA作品曾榮獲多項國內外設計大獎,包括德國IF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S、Golden Pin Design Awards金點獎、園冶獎等。 SSDC於2015年接受南寶樹脂公司委託,負責其越南新廠區整廠設計,由於該工廠也是NIKE的供應鏈之一,目標是LEED認證綠工廠,為了完整執行永續設計策略並進一步提升環境美學,邀請BSA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加入SSDC團隊共同參與設計,帶入BSA擅長的建築美學設計,將此廠房變成一個兼具美觀與環保的綠色工廠。 該案設計過程改變了此類化工廠的傳統設計方式,運用了科技廠的設計原則,解決複雜管線的布置、維護與消防問題。再者,導入傳產工廠以往較沒有的廠房與廠房之間的管橋設計,這在電子廠是很常見的,以提升各廠房之間製程運輸的效率;如此,也可以解決東南亞典型午後雷陣雨所造成的廠房之間人員與物料移動的困難。透過獨具匠心之模組化設計、整體園區之色彩計畫、人性化之開口設計等,將園區塑造為一處宜人之工作場域,大幅提升使用者滿意度。 之後BSA與SSDC更共同參與了台南沙崙科學城車測試驗場域設計,以及彰濱工業區凱聖工業的LEED黃金級認證綠工廠設計,相信為未來SSDC+BSA的綠建築設計+認證的一站式服務,可以為業主帶來超越CP值的附加價值,減少業主的專案管理成本與風險,幫助業主打造真正節能減碳的綠建築。(更多優選實績案例)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SSDC不只是專業綠建築顧問,更是站在第一線的綠建築設計事務所!

#大家覺得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是否只做「顧問」呢? 其實一直以來,SSDC持續都有參與綠建築案的建築設計部分,SSDC創立之初,秉持親自站在執行第一線的專業精神,設計數個綠色裝修案例,包括住宅、辦公室與咖啡廳;在當時大家對於綠色裝修仍感到陌生,並未重視與了解之時,澄毓對於每個裝修案的室內環境品質、健康裝修材,以及節能節水部分,均進行了縝密的規劃與執行;而澄毓各階段進駐的辦公室,內裝也都是由內部執行設計與施工,包括目前和平東路上的WELL健康建築白金級認證辦公室,除了全面採用無揮發性有機物質(VOC)的礦物漆之外,也都有加裝新風系統、空氣品質偵測器等,以維持室內空氣品質,以及全面採用高效率節能空調與節能燈具。 SSDC總經理陳重仁畢業於成大建築系與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在創立SSDC之前,即在國內外大型建築師事務所任職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曾參與設計過醫院、商場、以及包括台積電、友達光電、康寧玻璃等知名電子廠的設計,因此工業綠建築對SSDC來說是游刃有餘。 #SSDC引領潮流 用心成就完美綠廠房 早在2009年澄毓參與的印尼NIKE鞋廠廠辦LEED認證案,就負責了該廠辦的建築設計,在分析了當地的氣候條件與業主預算後,應用風土建築之理論與精神,採用印尼當地熱帶氣候區的建築形式(而非模仿西方的綠建築設計),以及大量使用在地建材,加上自然通風採光等被動式設計,以及高效能空調與照明系統設計,與水循環再利用系統設計。再來最重要的是,東南亞地區因為氣候變遷與基礎建設較差,很多地區每逢暴雨必淹水,藉由景觀地形及滯洪池之精密規劃,成功達成基地防洪與保水功能。以上這些由SSDC親自執行的設計策略,也讓本案順利取得LEED黃金級認證。 回應變動氣候及環境之設計議題,並非一般傳產工廠設計者所熟悉的,在與業主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傳產工廠經常僅複製以往的設計,除了缺乏綠色設計因素之外,連以前沒解決的問題也一併複製了,包括熱蓄積與空間效率不佳等。 回應時代需求之智慧綠色工廠,跟以前的傳統工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綠工廠設計,必須改變原來的設計思維,配合新製程的導入,做適當的設計變革,才能達到節能減碳的世界潮流,尤其在2050淨零碳排的前提下,國際品牌莫不對其供應鏈做出減碳要求。2017年SSDC參與的印尼LEED認證綠色成衣廠設計案,業主的品牌客戶更是將LEED認證與一定比例的太陽能光電設置列進合約。 未來的工廠設計,必須兼顧減碳與員工健康等ESG要求,這也是SSDC的設計所追求的目標。 #BSA X SSDC 強強聯手 打造綠色美學建築 不只美還要超實用   宋苾璇建築師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與都市設計究所,擅長建築空間美學設計,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BSA(以下稱BSA)成立於2014年,作品包括新竹玻璃工坊、城鎮之心苗栗火車站改造工程、榮總醫院形象再造整建工程、頭份親子館等,無論是否需要綠建築認證,宋苾璇建築師秉持永續設計之精神,兼顧預算並執行綠色設計之精要,為業主與地方環境帶來雙贏。BSA作品曾榮獲多項國內外設計大獎,包括德國IF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S、Golden Pin Design Awards金點獎、園冶獎等。 SSDC於2015年接受南寶樹脂公司委託,負責其越南新廠區整廠設計,由於該工廠也是NIKE的供應鏈之一,目標是LEED認證綠工廠,為了完整執行永續設計策略並進一步提升環境美學,邀請BSA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加入SSDC團隊共同參與設計,帶入BSA擅長的建築美學設計,將此廠房變成一個兼具美觀與環保的綠色工廠。 該案設計過程改變了此類化工廠的傳統設計方式,運用了科技廠的設計原則,解決複雜管線的布置、維護與消防問題。再者,導入傳產工廠以往較沒有的廠房與廠房之間的管橋設計,這在電子廠是很常見的,以提升各廠房之間製程運輸的效率;如此,也可以解決東南亞典型午後雷陣雨所造成的廠房之間人員與物料移動的困難。透過獨具匠心之模組化設計、整體園區之色彩計畫、人性化之開口設計等,將園區塑造為一處宜人之工作場域,大幅提升使用者滿意度。 之後BSA與SSDC更共同參與了台南沙崙科學城車測試驗場域設計,以及彰濱工業區凱聖工業的LEED黃金級認證綠工廠設計,相信為未來SSDC+BSA的綠建築設計+認證的一站式服務,可以為業主帶來超越CP值的附加價值,減少業主的專案管理成本與風險,幫助業主打造真正節能減碳的綠建築。(更多優選實績案例)  

MORE →
▲氣候異常造成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零耗水從節水到利用回收水,達到水資源的平衡更為重要。(圖片來源/Pexels)

水資源的永續發展與挑戰 以綠建築零耗水實現吧!

據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擴張成長、消費模式逐漸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全世界用水量每年大約以1%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仍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與目前用水量相比,將還會增加20%至30%,主要是工業和家庭用水需求的增長。在以一年用水期來看,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超過20億人會生活在缺水的環境,約有40億人遭受嚴重缺水之苦。隨著水對家庭及工業需求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將只增不減,而滿足水資源的供給,更是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之一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台灣在氣候變遷及地理環境下的影響,降雨分布不均已為常態,強降雨的機會雖然增加,但排洪系統運能不足而引起淹水與河川泥沙沖刷淤積,使得水庫庫容量減少,強降雨流進來的水不能用,而該留下來的水卻留不住,乾旱缺水、暴雨淹水的場景不斷地重複循環發生,如何解決台灣水資源與環境面臨的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從LEED Zero 認證中的四個項目,零碳排(Zero Carbon)、零耗水(Zero Water)、零耗能(Zero Energy) 、和零廢棄物(Zero Waste)。上期簡單與大家分享零碳排(Zero Carbon)(上期電子報),本期要跟大家談談淨零耗水(LEED Zero Water),什麼是淨零耗水? 簡單說,就是指「水資源的平衡」。想要取得LEED零耗水認證,這個建築物在這一年的執行期裡面,必須達到使用水的平衡。 水平衡(Water balance)= A 飲用水的總消耗量(Total Potable Water Consumed)-( B1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B2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從上述公式A- (B1+B2) 兩者相減要小於或等於零,才能說建築物達到水平衡(Water balance)的狀態,在目標申請年一年期間內總用水量達到水平衡,才可以取得認證。 #飲用水 (Potable Water) 此處所稱的「飲用水」,在台灣意指「自來水」,指的是從水廠直接供應的水,像日本、德國、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這些國家水龍頭的水是可直接飲用的,所以在國外自來水常叫做飲用水。 #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替代性水源分為: (1) 基地外再生水源 (2)基地內的回收水。基地外的再生水源指的就是再生水廠處理過的回收水,供應做工業用或非人體接觸用水,國際上常用紫色代表再生水管,因此國外稱此水管為「Purple Line」,這些都算是基地外的水源(off-side water source);基地內的回收水包括回收雨水、中水與冷凝水等,經過簡單過濾便可再利用。回收水基本上僅能供作非人體接觸之用,例如清潔、澆灌、沖廁等,不可作為人體接觸用例如洗手與飲用,除非經過滲透膜等高階過濾系統。 #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回用水指的是在基地上或建築物產生,再經過處理達到可回收使用標準的水,通常都必須要經過較複雜的程序處理,才能夠再度被回收利用,例如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汙水再利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後再利用。 因此,這三種水源的水量加起來,如果可以替代掉我們所消耗掉的自來水,就可以達到一個水平衡狀態,不要小看一棟綠建築的節水能力,國內外綠建築評估中,水資源都是必要的評估條件。最著名的例子為位在巴西的Eurobusiness

MORE →
▲氣候異常造成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零耗水從節水到利用回收水,達到水資源的平衡更為重要。(圖片來源/Pexels)

水資源的永續發展與挑戰 以綠建築零耗水實現吧!

  據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擴張成長、消費模式逐漸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全世界用水量每年大約以1%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仍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與目前用水量相比,將還會增加20%至30%,主要是工業和家庭用水需求的增長。在以一年用水期來看,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超過20億人會生活在缺水的環境,約有40億人遭受嚴重缺水之苦。隨著水對家庭及工業需求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將只增不減,而滿足水資源的供給,更是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之一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台灣在氣候變遷及地理環境下的影響,降雨分布不均已為常態,強降雨的機會雖然增加,但排洪系統運能不足而引起淹水與河川泥沙沖刷淤積,使得水庫庫容量減少,強降雨流進來的水不能用,而該留下來的水卻留不住,乾旱缺水、暴雨淹水的場景不斷地重複循環發生,如何解決台灣水資源與環境面臨的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從LEED Zero 認證中的四個項目,零碳排(Zero Carbon)、零耗水(Zero Water)、零耗能(Zero Energy) 、和零廢棄物(Zero Waste)。上期簡單與大家分享零碳排(Zero Carbon)(上期電子報),本期要跟大家談談淨零耗水(LEED Zero Water),什麼是淨零耗水? 簡單說,就是指「水資源的平衡」。想要取得LEED零耗水認證,這個建築物在這一年的執行期裡面,必須達到使用水的平衡。 水平衡(Water balance)= A 飲用水的總消耗量(Total Potable Water Consumed)-( B1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B2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從上述公式A- (B1+B2) 兩者相減要小於或等於零,才能說建築物達到水平衡(Water balance)的狀態,在目標申請年一年期間內總用水量達到水平衡,才可以取得認證。 #飲用水 (Potable Water) 此處所稱的「飲用水」,在台灣意指「自來水」,指的是從水廠直接供應的水,像日本、德國、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這些國家水龍頭的水是可直接飲用的,所以在國外自來水常叫做飲用水。 #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替代性水源分為: (1) 基地外再生水源 (2)基地內的回收水。基地外的再生水源指的就是再生水廠處理過的回收水,供應做工業用或非人體接觸用水,國際上常用紫色代表再生水管,因此國外稱此水管為「Purple Line」,這些都算是基地外的水源(off-side water source);基地內的回收水包括回收雨水、中水與冷凝水等,經過簡單過濾便可再利用。回收水基本上僅能供作非人體接觸之用,例如清潔、澆灌、沖廁等,不可作為人體接觸用例如洗手與飲用,除非經過滲透膜等高階過濾系統。 #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回用水指的是在基地上或建築物產生,再經過處理達到可回收使用標準的水,通常都必須要經過較複雜的程序處理,才能夠再度被回收利用,例如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汙水再利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後再利用。

MORE →
澄毓協助Nike清祿鞋廠做到幾乎百分之百的 water-independent(水資源獨立)並拿到LEED認證

在永續的旅途上攜手前行──就綠色工廠輔導談澄毓的軌跡

當年綠建築在國外萌芽時,我有幸得到哈佛首位談永續設計的老師指導,成為哈佛設計學院最先修習永續設計的學生。畢業後,我進入建築事務所工作,逐漸開始接觸美國綠建築協會 USGBC 正在推廣的 LEED 綠建築評估系統。受事務所重視綠色永續設計之方針鼓勵,我通過了 LEEDAP(認證專業人員)考核,猶記得當時我滿心雀躍地向老師報告喜訊,他說我應是第一位考過 LEED AP 的台灣人! 2004 年我回國進入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先後參與台積電、友達光電、康寧玻璃等高科技電子廠的設計。當初,台積電率先提出新建廠房導入 LEED 綠建築設計,便開啟了我們輔導台灣第一個國際綠建築認證的案例。2006 年我辭職創業,繼續輔導台積電到現在,爾後友達光電、聯電、台達電、宏達電、奇美電等電子大廠紛紛加入打造綠色廠房的行列。澄毓也在輔導電子大廠低生產耗能與碳排放的過程中,默默踩出一道綠色的足跡。 我常說,綠建築有五大面向:基地生態環保、能源、水資源、材料與室內環境品質。在輔導工廠案例的過程中,業主相當關注日常節能(能源)這項指標,而日常節能之中包含諸多細節,如建築外殼、空調節能、照明節能與再生能源等。工廠也需注重基地保水、生態、植栽、綠屋頂等基地生態環保指標,如何在建築主體中,體現綠能的內涵及效能,進行跨領域合作?這當中每項都是一種專業,需要揉合諸多學問與巧思。 所以,我們澄毓做為顧問的工作就是扮演關鍵的中間角色,負責處理各個技術的整合,協助業主與設計單位打造高效能綠建築。有時候設計單位不熟悉相關知識,我們也會根據業主的狀況將之細分:究竟是對綠建築評估的方法學不熟悉,還是對綠建築標章的內容不清楚?經過這番釐清,豁然開朗,見樹又見林。 每個業主、每個個案皆有其特殊之處或需解決克服的議題,專案執行的過程既是挑戰,也是澄毓力求進步的好機會。以我們在印尼某個 Nike 鞋廠的案子而言,該工業區的初始狀況非常原始──那裏竟然沒有自來水!原來,因為當時基礎建設相對不完整,地方的工廠被迫選擇付費打地下水,或是直接買水的兩難。經過澄毓的分析,我們利用東南亞當地午後雷陣雨多的特性,收集暴雨的雨水進行過濾以供使用。最後,澄毓協助該 Nike 鞋廠做到幾乎百分之百的 water-independent(水資源獨立),這些收集來的水除了日用清潔以外甚至能夠飲用!Nike 也相當肯定我們的設計成效,將此案例視為全世界綠工廠的典範。 若有人問我「澄毓的存在,對環境社會以至於全球的意義為何?」,答案則非常明確: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是一家以 ESG 為立業使命而創立的永續企業。我們的核心能力是輔導新建築與既有建築,透過各種綠建築標章、智慧標章、WELL 健康建築標章、低碳建築標章、無障礙標章等規範申請,觸及 ESG 中之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所關注的諸多議題。不論是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碳排放、氣候變遷、環境永續與汙染,乃至於現今逐漸被重視的低碳、零碳等議題,綠建築都不斷與其交織。澄毓走的是一條不傳統的路,不受限於「標準答案」而必須跳脫框架,創造一個更加美好永續的環境社會,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正是我們的企業價值。在這條邁向永續的遙路上,我們會與大家共同努力走下去。

MORE →
協助林口綠能住宅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認證

本公司協助林口綠能住宅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認證

澄毓協助林口綠能住宅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認證   林口綠能住宅在 103 年 4 月 21 日於本公司協助下順利取得合格級候選綠建築證書。 本案除減少開發建設的環境負荷之外並因應全球節能減碳之需求,透過加強綠化量指標與外殼的節能與隔熱及基地的保水性,不僅提昇了人們居住的舒適度更達到與環境共榮的目標,讓房子不再只是房子更是一處具有療癒感的人文舒適空間。

MORE →
Scroll to Top

Subscribe Newsletter

Subscribe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