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ESG, Green Buildings, Intelligent Buildings,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 Sustainability

▲氣候異常造成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零耗水從節水到利用回收水,達到水資源的平衡更為重要。(圖片來源/Pexels)

水資源的永續發展與挑戰 以綠建築零耗水實現吧!

據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擴張成長、消費模式逐漸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全世界用水量每年大約以1%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仍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與目前用水量相比,將還會增加20%至30%,主要是工業和家庭用水需求的增長。在以一年用水期來看,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超過20億人會生活在缺水的環境,約有40億人遭受嚴重缺水之苦。隨著水對家庭及工業需求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將只增不減,而滿足水資源的供給,更是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之一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台灣在氣候變遷及地理環境下的影響,降雨分布不均已為常態,強降雨的機會雖然增加,但排洪系統運能不足而引起淹水與河川泥沙沖刷淤積,使得水庫庫容量減少,強降雨流進來的水不能用,而該留下來的水卻留不住,乾旱缺水、暴雨淹水的場景不斷地重複循環發生,如何解決台灣水資源與環境面臨的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從LEED Zero 認證中的四個項目,零碳排(Zero Carbon)、零耗水(Zero Water)、零耗能(Zero Energy) 、和零廢棄物(Zero Waste)。上期簡單與大家分享零碳排(Zero Carbon)(上期電子報),本期要跟大家談談淨零耗水(LEED Zero Water),什麼是淨零耗水? 簡單說,就是指「水資源的平衡」。想要取得LEED零耗水認證,這個建築物在這一年的執行期裡面,必須達到使用水的平衡。 水平衡(Water balance)= A 飲用水的總消耗量(Total Potable Water Consumed)-( B1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B2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從上述公式A- (B1+B2) 兩者相減要小於或等於零,才能說建築物達到水平衡(Water balance)的狀態,在目標申請年一年期間內總用水量達到水平衡,才可以取得認證。 #飲用水 (Potable Water) 此處所稱的「飲用水」,在台灣意指「自來水」,指的是從水廠直接供應的水,像日本、德國、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這些國家水龍頭的水是可直接飲用的,所以在國外自來水常叫做飲用水。 #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替代性水源分為: (1) 基地外再生水源 (2)基地內的回收水。基地外的再生水源指的就是再生水廠處理過的回收水,供應做工業用或非人體接觸用水,國際上常用紫色代表再生水管,因此國外稱此水管為「Purple Line」,這些都算是基地外的水源(off-side water source);基地內的回收水包括回收雨水、中水與冷凝水等,經過簡單過濾便可再利用。回收水基本上僅能供作非人體接觸之用,例如清潔、澆灌、沖廁等,不可作為人體接觸用例如洗手與飲用,除非經過滲透膜等高階過濾系統。 #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回用水指的是在基地上或建築物產生,再經過處理達到可回收使用標準的水,通常都必須要經過較複雜的程序處理,才能夠再度被回收利用,例如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汙水再利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後再利用。 因此,這三種水源的水量加起來,如果可以替代掉我們所消耗掉的自來水,就可以達到一個水平衡狀態,不要小看一棟綠建築的節水能力,國內外綠建築評估中,水資源都是必要的評估條件。最著名的例子為位在巴西的Eurobusiness

MORE →
▲氣候異常造成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零耗水從節水到利用回收水,達到水資源的平衡更為重要。(圖片來源/Pexels)

水資源的永續發展與挑戰 以綠建築零耗水實現吧!

  據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擴張成長、消費模式逐漸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全世界用水量每年大約以1%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仍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與目前用水量相比,將還會增加20%至30%,主要是工業和家庭用水需求的增長。在以一年用水期來看,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超過20億人會生活在缺水的環境,約有40億人遭受嚴重缺水之苦。隨著水對家庭及工業需求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將只增不減,而滿足水資源的供給,更是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之一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台灣在氣候變遷及地理環境下的影響,降雨分布不均已為常態,強降雨的機會雖然增加,但排洪系統運能不足而引起淹水與河川泥沙沖刷淤積,使得水庫庫容量減少,強降雨流進來的水不能用,而該留下來的水卻留不住,乾旱缺水、暴雨淹水的場景不斷地重複循環發生,如何解決台灣水資源與環境面臨的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從LEED Zero 認證中的四個項目,零碳排(Zero Carbon)、零耗水(Zero Water)、零耗能(Zero Energy) 、和零廢棄物(Zero Waste)。上期簡單與大家分享零碳排(Zero Carbon)(上期電子報),本期要跟大家談談淨零耗水(LEED Zero Water),什麼是淨零耗水? 簡單說,就是指「水資源的平衡」。想要取得LEED零耗水認證,這個建築物在這一年的執行期裡面,必須達到使用水的平衡。 水平衡(Water balance)= A 飲用水的總消耗量(Total Potable Water Consumed)-( B1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B2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從上述公式A- (B1+B2) 兩者相減要小於或等於零,才能說建築物達到水平衡(Water balance)的狀態,在目標申請年一年期間內總用水量達到水平衡,才可以取得認證。 #飲用水 (Potable Water) 此處所稱的「飲用水」,在台灣意指「自來水」,指的是從水廠直接供應的水,像日本、德國、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這些國家水龍頭的水是可直接飲用的,所以在國外自來水常叫做飲用水。 #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替代性水源分為: (1) 基地外再生水源 (2)基地內的回收水。基地外的再生水源指的就是再生水廠處理過的回收水,供應做工業用或非人體接觸用水,國際上常用紫色代表再生水管,因此國外稱此水管為「Purple Line」,這些都算是基地外的水源(off-side water source);基地內的回收水包括回收雨水、中水與冷凝水等,經過簡單過濾便可再利用。回收水基本上僅能供作非人體接觸之用,例如清潔、澆灌、沖廁等,不可作為人體接觸用例如洗手與飲用,除非經過滲透膜等高階過濾系統。 #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回用水指的是在基地上或建築物產生,再經過處理達到可回收使用標準的水,通常都必須要經過較複雜的程序處理,才能夠再度被回收利用,例如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汙水再利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後再利用。

MORE →
▲沃旭能源(Orsted)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世界級的沃旭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在亞新工程與SSDC澄毓綠建築團隊協助下,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

第一座亞太地區離岸風電運維中心,由澄毓、亞新與沃旭能源共同寫下LEED黃金級模範生!

台灣明訂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15%的政策目標,其中離岸風電又佔再生能源的40%,僅次於第一名太陽能的43%,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來自丹麥的離風電場領導品牌——沃旭能源(Orsted)為負責維護位在台灣海峽的風場生命週期20~30年運維作業,更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世界級的沃旭風力發電運維中心,以展現長期深耕台灣並從零建立在地運維能量及提供穩定乾淨能源的決心。  🚩淨零碳排已為外商標配 這棟佔地7868.15平方公尺的建築,內部主要分為左右兩部分,一邊為規劃二層樓可容納80人的辦公空間,另一側則為挑高倉儲,主要放置風電設備的維修零件。在規劃初期,沃旭為了落實永續建築概念,找來亞新工程與澄毓綠建築團隊,以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為目標,一同負責維運中心的設計及施工規劃。 「這次合作有二個收穫:一是台灣的淨零碳排這兩年才起步,但對歐洲廠商而言,早已是標準配備了。因此,在綠建築規劃上不是以取分為標準,而是以做到最好為目標。其次是,在規劃初期,即立下先節能再創能的準則,先把內部能耗或節水設備做好,外加以再生能源時,便能達到最大效果。」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國際認證部副總經理趙日新說。 🚩做好節能節水規劃,創能效應才能最大化 舉例說明,由於維運中心位在台中港的提防上,佔地8000平方公尺,屬偏僻地區,但為減低熱島效應,沃旭對於建物的通風、遮蔭、降溫規劃要做到足。同時為避免地表逕流會污染海洋,沃旭願意多花點錢在基地下方挖滯洪池,以做好逕流水處理再排放。並充分回收雨水供沖廁及植栽澆灌,以大大節省用水,異於台灣一般對於雨水回收易有味道及殘留污漬的欵慮,只要過濾系統做好就沒有問題。而且建築外殼因考量海風容易浸蝕建築材料,因此都有做包覆設計。 另外,為落實碳足跡,有60%設施使用永續且可回收的在地生產建材或材料。除了採用LED照明外,天地牆的表面建材也使用高反射率,在平日光線充足下,室內燈具不用開太多,也能獲得較好的照明品質,達到節能及健康目的。並在屋頂採用高反射塗料,避免熱幅射效應。「我發現當室內節能設備規劃好時,即便屋頂的太陽能板設備不多,才370片但也能為整體帶來34%的電力節能。」趙日新表示。 本案由澄毓從設計、施工全程進駐輔導,因此沃旭離岸風場運維中心,從2019年開始規劃,至2022年12月即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算是十分快速且順利。「聽說未來,沃旭還要在此打造全新綠能學習中心,安排學校來參觀及交流,很期待這裡成為社區綠能教育與離岸風電知識交流基地,成為台灣指標性綠建築。」

MORE →
▲沃旭能源(Orsted)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世界級的沃旭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在亞新工程與SSDC澄毓綠建築團隊協助下,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

第一座亞太地區離岸風電運維中心,由澄毓、亞新與沃旭能源共同寫下LEED黃金級模範生!

台灣明訂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15%的政策目標,其中離岸風電又佔再生能源的40%,僅次於第一名太陽能的43%,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來自丹麥的離風電場領導品牌——沃旭能源(Orsted)為負責維護位在台灣海峽的風場生命週期20~30年運維作業,更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世界級的沃旭風力發電運維中心,以展現長期深耕台灣並從零建立在地運維能量及提供穩定乾淨能源的決心。  🚩淨零碳排已為外商標配 這棟佔地7868.15平方公尺的建築,內部主要分為左右兩部分,一邊為規劃二層樓可容納80人的辦公空間,另一側則為挑高倉儲,主要放置風電設備的維修零件。在規劃初期,沃旭為了落實永續建築概念,找來亞新工程與澄毓綠建築團隊,以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為目標,一同負責維運中心的設計及施工規劃。 「這次合作有二個收穫:一是台灣的淨零碳排這兩年才起步,但對歐洲廠商而言,早已是標準配備了。因此,在綠建築規劃上不是以取分為標準,而是以做到最好為目標。其次是,在規劃初期,即立下先節能再創能的準則,先把內部能耗或節水設備做好,外加以再生能源時,便能達到最大效果。」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國際認證部副總經理趙日新說。 🚩做好節能節水規劃,創能效應才能最大化 舉例說明,由於維運中心位在台中港的提防上,佔地8000平方公尺,屬偏僻地區,但為減低熱島效應,沃旭對於建物的通風、遮蔭、降溫規劃要做到足。同時為避免地表逕流會污染海洋,沃旭願意多花點錢在基地下方挖滯洪池,以做好逕流水處理再排放。並充分回收雨水供沖廁及植栽澆灌,以大大節省用水,異於台灣一般對於雨水回收易有味道及殘留污漬的欵慮,只要過濾系統做好就沒有問題。而且建築外殼因考量海風容易浸蝕建築材料,因此都有做包覆設計。 另外,為落實碳足跡,有60%設施使用永續且可回收的在地生產建材或材料。除了採用LED照明外,天地牆的表面建材也使用高反射率,在平日光線充足下,室內燈具不用開太多,也能獲得較好的照明品質,達到節能及健康目的。並在屋頂採用高反射塗料,避免熱幅射效應。「我發現當室內節能設備規劃好時,即便屋頂的太陽能板設備不多,才370片但也能為整體帶來34%的電力節能。」趙日新表示。 本案由澄毓從設計、施工全程進駐輔導,因此沃旭離岸風場運維中心,從2019年開始規劃,至2022年12月即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算是十分快速且順利。「聽說未來,沃旭還要在此打造全新綠能學習中心,安排學校來參觀及交流,很期待這裡成為社區綠能教育與離岸風電知識交流基地,成為台灣指標性綠建築。」

MORE →
TPKC&TPKD 研發大樓取得台灣綠建築最高等級「鑽石級」標章

TPKC&TPKD 研發大樓取得台灣綠建築最高等級「鑽石級」標章

繼 TPKD 研發辦公大樓通過美國 LEED 黃金級綠建築之評定後,再傳好消息,TPKC 遠傳雲端運算中心、TPKD 研發辦公大樓,兩棟取得台灣綠建築「鑽石級」標章,園區永續發展成果再獲肯定! 為了因應永續環境發展,加上近年來節能環保意識抬頭,Tpark 響應綠建築推廣,致力於用最節約能源、最少廢棄物的方式,來營造園區內的辦公大樓。 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分為 9 大指標,分別為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CO2 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汙水垃圾,其中 TPKC、TPKD 專案在綠化量、日常節能、及水資源指標表現突出,以滿分的高標準,最終取得最高等級綠建築「鑽石級」殊榮。 *綠化量指標:綠化是被公認唯一可吸收二氧化碳最好的策略,有助於減緩地球氣候暖化。TPKC、TPKD 大樓周邊,除種植多種類喬木外,也運用灌木及花草設計,形成豐富的生物鏈。 *日常節能指標(照明節能):為節省能源、降低光害,照明設計上,TPKC、TPKD 避免採用效率燈具例如鎢絲燈泡、鹵素燈、水銀燈等,並在特定期間,例如 23:00-5:00,在日常生活中,藉由自動裝置調節照明來減少浪費。 *水資源指標:大樓採用高效率省水設備,節水效率達 41.47%。另,大樓也運用替代自來水方式,澆灌大樓周邊之植栽,另回收冷凝水供沖廁使用。 我們相信,從上至政府部門下至民間企業,在結合建築師、專業技師等團隊共同努力,Tpark 能替台灣的優質綠建築盡一份心力,為社會創造更美好的綠生活。 台灣綠建築 EEWH 的四大原則與九大指標: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 *生態(Ecology):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 *節能(Energy Saving):為日常節能指標 *減廢(Waste Reduction):CO2 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 *健康(Health):室內環境指標、水資源指標、汙水垃圾改善指標 台灣 EEWH 評估系統是全球第一個以亞熱帶建築節能特色來發展的系統,原為7項指標,2003 年修訂增加「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兩項指標,組成現今的「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系統(EEWH)」。

MORE →
▲氣候異常造成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零耗水從節水到利用回收水,達到水資源的平衡更為重要。(圖片來源/Pexels)

水資源的永續發展與挑戰 以綠建築零耗水實現吧!

據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擴張成長、消費模式逐漸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全世界用水量每年大約以1%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仍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與目前用水量相比,將還會增加20%至30%,主要是工業和家庭用水需求的增長。在以一年用水期來看,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超過20億人會生活在缺水的環境,約有40億人遭受嚴重缺水之苦。隨著水對家庭及工業需求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將只增不減,而滿足水資源的供給,更是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之一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台灣在氣候變遷及地理環境下的影響,降雨分布不均已為常態,強降雨的機會雖然增加,但排洪系統運能不足而引起淹水與河川泥沙沖刷淤積,使得水庫庫容量減少,強降雨流進來的水不能用,而該留下來的水卻留不住,乾旱缺水、暴雨淹水的場景不斷地重複循環發生,如何解決台灣水資源與環境面臨的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從LEED Zero 認證中的四個項目,零碳排(Zero Carbon)、零耗水(Zero Water)、零耗能(Zero Energy) 、和零廢棄物(Zero Waste)。上期簡單與大家分享零碳排(Zero Carbon)(上期電子報),本期要跟大家談談淨零耗水(LEED Zero Water),什麼是淨零耗水? 簡單說,就是指「水資源的平衡」。想要取得LEED零耗水認證,這個建築物在這一年的執行期裡面,必須達到使用水的平衡。 水平衡(Water balance)= A 飲用水的總消耗量(Total Potable Water Consumed)-( B1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B2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從上述公式A- (B1+B2) 兩者相減要小於或等於零,才能說建築物達到水平衡(Water balance)的狀態,在目標申請年一年期間內總用水量達到水平衡,才可以取得認證。 #飲用水 (Potable Water) 此處所稱的「飲用水」,在台灣意指「自來水」,指的是從水廠直接供應的水,像日本、德國、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這些國家水龍頭的水是可直接飲用的,所以在國外自來水常叫做飲用水。 #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替代性水源分為: (1) 基地外再生水源 (2)基地內的回收水。基地外的再生水源指的就是再生水廠處理過的回收水,供應做工業用或非人體接觸用水,國際上常用紫色代表再生水管,因此國外稱此水管為「Purple Line」,這些都算是基地外的水源(off-side water source);基地內的回收水包括回收雨水、中水與冷凝水等,經過簡單過濾便可再利用。回收水基本上僅能供作非人體接觸之用,例如清潔、澆灌、沖廁等,不可作為人體接觸用例如洗手與飲用,除非經過滲透膜等高階過濾系統。 #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回用水指的是在基地上或建築物產生,再經過處理達到可回收使用標準的水,通常都必須要經過較複雜的程序處理,才能夠再度被回收利用,例如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汙水再利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後再利用。 因此,這三種水源的水量加起來,如果可以替代掉我們所消耗掉的自來水,就可以達到一個水平衡狀態,不要小看一棟綠建築的節水能力,國內外綠建築評估中,水資源都是必要的評估條件。最著名的例子為位在巴西的Eurobusiness

MORE →
▲氣候異常造成缺水問題日趨嚴重,零耗水從節水到利用回收水,達到水資源的平衡更為重要。(圖片來源/Pexels)

水資源的永續發展與挑戰 以綠建築零耗水實現吧!

  據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擴張成長、消費模式逐漸多元,在這樣的環境下,全世界用水量每年大約以1%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用水需求仍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與目前用水量相比,將還會增加20%至30%,主要是工業和家庭用水需求的增長。在以一年用水期來看,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超過20億人會生活在缺水的環境,約有40億人遭受嚴重缺水之苦。隨著水對家庭及工業需求不斷的增加,氣候變遷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將只增不減,而滿足水資源的供給,更是各國政府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之一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台灣在氣候變遷及地理環境下的影響,降雨分布不均已為常態,強降雨的機會雖然增加,但排洪系統運能不足而引起淹水與河川泥沙沖刷淤積,使得水庫庫容量減少,強降雨流進來的水不能用,而該留下來的水卻留不住,乾旱缺水、暴雨淹水的場景不斷地重複循環發生,如何解決台灣水資源與環境面臨的問題,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從LEED Zero 認證中的四個項目,零碳排(Zero Carbon)、零耗水(Zero Water)、零耗能(Zero Energy) 、和零廢棄物(Zero Waste)。上期簡單與大家分享零碳排(Zero Carbon)(上期電子報),本期要跟大家談談淨零耗水(LEED Zero Water),什麼是淨零耗水? 簡單說,就是指「水資源的平衡」。想要取得LEED零耗水認證,這個建築物在這一年的執行期裡面,必須達到使用水的平衡。 水平衡(Water balance)= A 飲用水的總消耗量(Total Potable Water Consumed)-( B1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B2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從上述公式A- (B1+B2) 兩者相減要小於或等於零,才能說建築物達到水平衡(Water balance)的狀態,在目標申請年一年期間內總用水量達到水平衡,才可以取得認證。 #飲用水 (Potable Water) 此處所稱的「飲用水」,在台灣意指「自來水」,指的是從水廠直接供應的水,像日本、德國、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這些國家水龍頭的水是可直接飲用的,所以在國外自來水常叫做飲用水。 #替代性的水源(Alternative Water) 替代性水源分為: (1) 基地外再生水源 (2)基地內的回收水。基地外的再生水源指的就是再生水廠處理過的回收水,供應做工業用或非人體接觸用水,國際上常用紫色代表再生水管,因此國外稱此水管為「Purple Line」,這些都算是基地外的水源(off-side water source);基地內的回收水包括回收雨水、中水與冷凝水等,經過簡單過濾便可再利用。回收水基本上僅能供作非人體接觸之用,例如清潔、澆灌、沖廁等,不可作為人體接觸用例如洗手與飲用,除非經過滲透膜等高階過濾系統。 #回用水(Returned to Original Source) 回用水指的是在基地上或建築物產生,再經過處理達到可回收使用標準的水,通常都必須要經過較複雜的程序處理,才能夠再度被回收利用,例如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汙水再利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後再利用。

MORE →
▲沃旭能源(Orsted)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世界級的沃旭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在亞新工程與SSDC澄毓綠建築團隊協助下,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

第一座亞太地區離岸風電運維中心,由澄毓、亞新與沃旭能源共同寫下LEED黃金級模範生!

台灣明訂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15%的政策目標,其中離岸風電又佔再生能源的40%,僅次於第一名太陽能的43%,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來自丹麥的離風電場領導品牌——沃旭能源(Orsted)為負責維護位在台灣海峽的風場生命週期20~30年運維作業,更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世界級的沃旭風力發電運維中心,以展現長期深耕台灣並從零建立在地運維能量及提供穩定乾淨能源的決心。  🚩淨零碳排已為外商標配 這棟佔地7868.15平方公尺的建築,內部主要分為左右兩部分,一邊為規劃二層樓可容納80人的辦公空間,另一側則為挑高倉儲,主要放置風電設備的維修零件。在規劃初期,沃旭為了落實永續建築概念,找來亞新工程與澄毓綠建築團隊,以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為目標,一同負責維運中心的設計及施工規劃。 「這次合作有二個收穫:一是台灣的淨零碳排這兩年才起步,但對歐洲廠商而言,早已是標準配備了。因此,在綠建築規劃上不是以取分為標準,而是以做到最好為目標。其次是,在規劃初期,即立下先節能再創能的準則,先把內部能耗或節水設備做好,外加以再生能源時,便能達到最大效果。」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國際認證部副總經理趙日新說。 🚩做好節能節水規劃,創能效應才能最大化 舉例說明,由於維運中心位在台中港的提防上,佔地8000平方公尺,屬偏僻地區,但為減低熱島效應,沃旭對於建物的通風、遮蔭、降溫規劃要做到足。同時為避免地表逕流會污染海洋,沃旭願意多花點錢在基地下方挖滯洪池,以做好逕流水處理再排放。並充分回收雨水供沖廁及植栽澆灌,以大大節省用水,異於台灣一般對於雨水回收易有味道及殘留污漬的欵慮,只要過濾系統做好就沒有問題。而且建築外殼因考量海風容易浸蝕建築材料,因此都有做包覆設計。 另外,為落實碳足跡,有60%設施使用永續且可回收的在地生產建材或材料。除了採用LED照明外,天地牆的表面建材也使用高反射率,在平日光線充足下,室內燈具不用開太多,也能獲得較好的照明品質,達到節能及健康目的。並在屋頂採用高反射塗料,避免熱幅射效應。「我發現當室內節能設備規劃好時,即便屋頂的太陽能板設備不多,才370片但也能為整體帶來34%的電力節能。」趙日新表示。 本案由澄毓從設計、施工全程進駐輔導,因此沃旭離岸風場運維中心,從2019年開始規劃,至2022年12月即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算是十分快速且順利。「聽說未來,沃旭還要在此打造全新綠能學習中心,安排學校來參觀及交流,很期待這裡成為社區綠能教育與離岸風電知識交流基地,成為台灣指標性綠建築。」

MORE →
▲沃旭能源(Orsted)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世界級的沃旭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在亞新工程與SSDC澄毓綠建築團隊協助下,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

第一座亞太地區離岸風電運維中心,由澄毓、亞新與沃旭能源共同寫下LEED黃金級模範生!

台灣明訂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15%的政策目標,其中離岸風電又佔再生能源的40%,僅次於第一名太陽能的43%,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來自丹麥的離風電場領導品牌——沃旭能源(Orsted)為負責維護位在台灣海峽的風場生命週期20~30年運維作業,更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世界級的沃旭風力發電運維中心,以展現長期深耕台灣並從零建立在地運維能量及提供穩定乾淨能源的決心。  🚩淨零碳排已為外商標配 這棟佔地7868.15平方公尺的建築,內部主要分為左右兩部分,一邊為規劃二層樓可容納80人的辦公空間,另一側則為挑高倉儲,主要放置風電設備的維修零件。在規劃初期,沃旭為了落實永續建築概念,找來亞新工程與澄毓綠建築團隊,以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為目標,一同負責維運中心的設計及施工規劃。 「這次合作有二個收穫:一是台灣的淨零碳排這兩年才起步,但對歐洲廠商而言,早已是標準配備了。因此,在綠建築規劃上不是以取分為標準,而是以做到最好為目標。其次是,在規劃初期,即立下先節能再創能的準則,先把內部能耗或節水設備做好,外加以再生能源時,便能達到最大效果。」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國際認證部副總經理趙日新說。 🚩做好節能節水規劃,創能效應才能最大化 舉例說明,由於維運中心位在台中港的提防上,佔地8000平方公尺,屬偏僻地區,但為減低熱島效應,沃旭對於建物的通風、遮蔭、降溫規劃要做到足。同時為避免地表逕流會污染海洋,沃旭願意多花點錢在基地下方挖滯洪池,以做好逕流水處理再排放。並充分回收雨水供沖廁及植栽澆灌,以大大節省用水,異於台灣一般對於雨水回收易有味道及殘留污漬的欵慮,只要過濾系統做好就沒有問題。而且建築外殼因考量海風容易浸蝕建築材料,因此都有做包覆設計。 另外,為落實碳足跡,有60%設施使用永續且可回收的在地生產建材或材料。除了採用LED照明外,天地牆的表面建材也使用高反射率,在平日光線充足下,室內燈具不用開太多,也能獲得較好的照明品質,達到節能及健康目的。並在屋頂採用高反射塗料,避免熱幅射效應。「我發現當室內節能設備規劃好時,即便屋頂的太陽能板設備不多,才370片但也能為整體帶來34%的電力節能。」趙日新表示。 本案由澄毓從設計、施工全程進駐輔導,因此沃旭離岸風場運維中心,從2019年開始規劃,至2022年12月即拿到LEED黃金級認證,算是十分快速且順利。「聽說未來,沃旭還要在此打造全新綠能學習中心,安排學校來參觀及交流,很期待這裡成為社區綠能教育與離岸風電知識交流基地,成為台灣指標性綠建築。」

MORE →
TPKC&TPKD 研發大樓取得台灣綠建築最高等級「鑽石級」標章

TPKC&TPKD 研發大樓取得台灣綠建築最高等級「鑽石級」標章

繼 TPKD 研發辦公大樓通過美國 LEED 黃金級綠建築之評定後,再傳好消息,TPKC 遠傳雲端運算中心、TPKD 研發辦公大樓,兩棟取得台灣綠建築「鑽石級」標章,園區永續發展成果再獲肯定! 為了因應永續環境發展,加上近年來節能環保意識抬頭,Tpark 響應綠建築推廣,致力於用最節約能源、最少廢棄物的方式,來營造園區內的辦公大樓。 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分為 9 大指標,分別為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CO2 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汙水垃圾,其中 TPKC、TPKD 專案在綠化量、日常節能、及水資源指標表現突出,以滿分的高標準,最終取得最高等級綠建築「鑽石級」殊榮。 *綠化量指標:綠化是被公認唯一可吸收二氧化碳最好的策略,有助於減緩地球氣候暖化。TPKC、TPKD 大樓周邊,除種植多種類喬木外,也運用灌木及花草設計,形成豐富的生物鏈。 *日常節能指標(照明節能):為節省能源、降低光害,照明設計上,TPKC、TPKD 避免採用效率燈具例如鎢絲燈泡、鹵素燈、水銀燈等,並在特定期間,例如 23:00-5:00,在日常生活中,藉由自動裝置調節照明來減少浪費。 *水資源指標:大樓採用高效率省水設備,節水效率達 41.47%。另,大樓也運用替代自來水方式,澆灌大樓周邊之植栽,另回收冷凝水供沖廁使用。 我們相信,從上至政府部門下至民間企業,在結合建築師、專業技師等團隊共同努力,Tpark 能替台灣的優質綠建築盡一份心力,為社會創造更美好的綠生活。 台灣綠建築 EEWH 的四大原則與九大指標: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 *生態(Ecology):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 *節能(Energy Saving):為日常節能指標 *減廢(Waste Reduction):CO2 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 *健康(Health):室內環境指標、水資源指標、汙水垃圾改善指標 台灣 EEWH 評估系統是全球第一個以亞熱帶建築節能特色來發展的系統,原為7項指標,2003 年修訂增加「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兩項指標,組成現今的「綠建築九大評估指標系統(EEWH)」。

MORE →
Scroll to Top

Subscribe Newsletter

Subscribe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