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ESG, Green Buildings, Intelligent Buildings,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 Sustainability

ESG

澄毓年度禮品

SSDC幸福花磚皂傳遞「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美好

小王子對鈴蘭花說:平安、健康、幸福人間,是我對妳真切的祝福。 SSDC澄毓對地球說:綠建築、永續、淨零碳排,是我對妳真切的承諾。 您知道嗎?源自於西班牙的馬約利卡瓷磚,曾經風行於世,表面繪製各式美麗的圖案,有花鳥、有人物、有風景,也有各種幾何圖案,在日據時期由日本人引進台灣後,在臺灣俗稱「花磚」。匠師為符合本土人民的喜好,將傳統文化富有吉祥寓意的圖騰融入創作之中,像是畫上蝙蝠代表「福氣」、壽桃代表「長壽」等,將在地元素融入設計,並藉由將花磚鑲在房子顯眼之處,展示財富與品味之餘,亦期許保祐一家平安,遂逐漸使台灣花磚發展出獨有的特色。常見於傳統瓦厝建築中的鏤空花磚,除了裝飾性外,也可讓光線投射或空氣流動於建築中,減少風力對於建築體的壓力,更是當時人們自家財力的象徵,是台灣建築的代表符號之一,曾於1920~1935年間流行於臺灣與金門等地,以及東南亞各國。 「今年我們選擇以《幸福花磚皂禮盒》傳達SSDC澄毓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信念與關懷!花磚藝術家捲毛力卡以傳統建築符號『花磚』及寓意「幸福歸來」的鈴蘭花為設計主軸,以無毒環保的皂為創作素材,透過心路基金會幸福工廠庇護青年的參與製作,這份禮物的呈現,表達了我們的祝福,以及對地球的承諾。」SSDC澄毓綠建築總經理陳重仁笑著說道。   ▲ 今年SSDC澄毓以《幸福花磚皂禮盒》傳達SSDC澄毓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信念與關懷。   將花磚之美融入日常,實踐社會公益 《幸福花磚皂禮盒》是由花磚藝術家捲毛力卡專為心路基金會設計打造,將象徵傳統建築文化符碼的花磚圖騰映刻於皂面四周,中間則刻著寓意「幸福歸來」的鈴蘭花,典雅又別緻。禮盒中粉紅、天藍、翠綠的三色手工香氛皂,為採用透明、無味、無毒的植物甘油皂基,以及花梨木、薰衣草精油等天然成分製成,低碳又健康。 禮盒則全數由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幸福工場的庇護青年親手製作與包裝。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是由身心障礙者家長自立成立的團體,提供智能障礙、自閉症、唐氏症、腦性麻痺或其他伴隨多重障礙者早療、日間技職訓練、夜間居住服務等支持。   ▲ 《幸福花磚皂禮盒》將象徵傳統建築文化符碼的花磚圖騰映刻於皂面四周,中間則刻著寓意「幸福歸來」的鈴蘭花,禮盒中粉紅、天藍、翠綠的三色手工香氛皂,為採用透明、無味、無毒的植物甘油皂基,以及花梨木、薰衣草精油等天然成分製成,低碳又健康。圖/心路基金會   「力量越強,責任越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在邁向淨零排碳美好地球的路上,SSDC澄毓秉持「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善念,為創造真善美的社會盡一份心力,傳遞禮盒蘊含的幸福旨意。 「從成大建築系畢業,以綠建築設計顧問創業至今,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浪潮,我很幸運能持續在自己專業且充滿熱情的道路上,和SSDC澄毓所有同仁們一起貢獻己力,更希望透過《幸福花磚皂禮盒》傳遞這份幸運與幸福。」化身幸福小王子的陳重仁這樣說。 ▲ 由SSDC澄毓綠建築副總經理黃蓓伶構思文案、同仁繪圖設計,以期傳達SSDC澄毓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浪潮,持續貢獻己力推動的決心與信念。   #好文推薦 ESG過中秋節!少烤肉、減碳排,碳中和月餅歡慶佳節 SSDC永續香氛蠟燭,盞亮你的ESG淨零之路 全台首例!SSDC澄毓周年慶活動獲碳足跡、碳中和雙認證!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金融、國際奢華品牌LEED認證激增4倍,綠色融資驅動香港LEED天際線

「在全球淨零碳排背景下,LEED Zero項目已累積270個,遍及台灣、北京、印度及美國,涵蓋學校、銀行、酒店、餐廳、工廠等多樣建築類型。」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北亞區副總裁王婧興奮地分享道。在ESG永續報告書編制要求、綠色融資優惠與品牌競爭力提升的三重驅動下,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採用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註冊與認證項目超過20萬個;截至2024年8月底統計,台灣共有332個取得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的建築和空間,總認證面積相當於32座台北101。   受國際綠色供應鏈驅動,商辦、廠房LEED認證數最多 在台灣取得LEED認證的332個項目中,排名前三的建築類型分別是辦公室(包含商辦、廠辦及商辦中的辦公室室內空間)41%,零售空間24%,以及工廠23%。而若將廠房和廠辦類(製造業所屬辦公大樓)項目合併計算,在332個LEED認證中,有32%是屬於工業製造類,33%則是商辦大樓與辦公室。 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型國家,以製造業聞名,特別是電子產品、資訊科技、半導體和通訊設備等領域,在全球市場中極具影響力;而以外銷市場為導向的企業,為了符合國際間的減碳要求,極早便開始採用LEED認證,如台積電、台達電子、友達光電、聯電、日月光集團、宏達電等,以台積電為例,自2006年起至今,已有50座廠辦取得LEED認證,包含3座白金級及47座黃金級,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中LEED認證面積最廣的企業。     商場認證數量成長4倍,奢華品牌、金融機構為大宗 受ESG風潮驅動,亞洲區商場空間的LEED認證數量成長近4倍,以國際奢華品牌及金融機構為主流。奢華品牌如CHANEL、PRADA、Dior、PORSCHE、TIFFANY & CO. 等,金融機構如玉山金控、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星展銀行、匯豐銀行、兆豐銀行等皆將LEED認證作為企業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解方之一。2022年加入RE100的玉山金控,承諾204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隨後旗下之玉山金融大樓在2023年獲得LEED既有建築白金級認證、LEED淨零能耗及LEED淨零碳認證三大殊榮,是金融界的最佳典範。   瑞氏生技《GA黃金甲》取得LEED工廠製造標識(LEED Manufacturing Mark) 為進一步彰顯製造業在節能減碳的努力與成果, USGBC於2023年針對生產廠房制定並發布了全新標識「LEED工廠製造標識」(LEED Manufacturing Mark),方便工廠及其產品對外宣傳自身的永續發展主張。在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輔導下,逢興生技中壢廠於2023年10月榮獲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瑞氏生技《GA黃金甲》隨即於該廠製造生產,成為北亞第一個使用LEED工廠製造標識(LEED Manufacturing Mark)在其外包裝上的產品。     綠色融資推動香港天際線的綠色轉型 香港LEED認證數量的快速成長,則得益於綠色融資的強力推動。現今香港維多利亞港灣沿線的標誌性建築,如位於交通樞紐中環的12座辦公樓、國際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IFC)、香港會展中心等皆已取得LEED認證,特別的是,這些建築都是在近三、四年通過LEED O+M既有建築體系取得認證,背後驅動力為香港交易所對上市公司揭露ESG的嚴格要求,以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而積極發展的綠色融資。 2023年,香港發行的綠色永續債券總額超過500億美元,其中35%來自地產商或地產基金,比例在亞洲市場中名列前茅,許多地產商為爭取綠色融資優惠,承諾每年一定比例的融資須來自綠色金融渠道,因此進一步促成LEED綠建築在香港市場的發展。 如已連續7年獲得GRESB最高評級的香港房地產公司太古地產,在2018年發行5億美元的綠色債券,用於建設太古坊一座和二座,至今兩座建築已完工並取得LEED白金級認證;另一間香港大型地產公司新鴻基地產,則在2022年和16家銀行簽訂協定,規定核心商業物業都要取得LEED黃金級以上認證,方能獲得綠色貸款優惠,規模總計達207億港幣。     因應全球淨零減碳趨勢,2025年初將正式發佈LEED v5最新標準,驅動建築朝向符合公平、韌性與低碳的方向發展,如今LEED v5的LEED Zero Carbon已推出草案,更進一步提升對建築的減碳要求,而在國際供應鏈要求、永續報告書強制規定與綠色融資優惠等推動下,LEED認證已成為企業落實淨零策略的重要工具。     #好文推薦 台灣金融機構玉山、國泰、匯豐、兆豐,LEED認證數量成長五倍 為什麼該選擇LEED?專訪USGBC北亞區副總裁王婧 企業「逐綠而居」!進駐綠色商辦為ESG加分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企業如何提升ESG表現?長虹建設低碳營建起手式

「儘管許多企業深知ESG的重要性,卻苦於不知道該如何起步?該怎麼落實?」SSDC澄毓綠建築總經理陳重仁觀察道。根據KPMG《2024年全球ESG盡職調查研究》指出,在當今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有五分之四的交易者表示,ESG視為其併購考慮要素之一;PwC《2023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亦顯示,高達四分之三的投資人表示,企業管理永續風險及機會的作為,為其進行投資決策時考量的關鍵要素。 環境部於 113 年 8 月 29 日公告碳費三項子法,「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劃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擬於2025年開徵碳費;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 CBAM)已於2023年10月試行,2026年正式施行的CBAM,將於2026年課徵碳關稅,減碳、淨零不再是選項,而是企業生存課題。面對全球減碳浪潮,企業如何應對淨零挑戰?碳盤查與永續報告書是關鍵起手式。     淨零第一步:完成碳盤查 為響應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22年公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個體公司依照資本額的多寡,分階段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在年報揭露;全體上市櫃公司須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協力廠商認證的目標。 溫室氣體盤查,簡稱「碳盤查」可分為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與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前者是針對公司組織、特定廠區或產線等範圍產生的溫室氣體盤查,以掌握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狀況,依此找出排放熱點與減排策略;後者則是盤點產品或服務於生命週期階段的碳排放量,包括產品各種生命週期階段的分析,從原料開採、加工、製造、運輸,到使用階段和產品壽命終止階段之處理方式,藉由掌握其產品與供應鏈之碳排放數據,以因應並減輕碳成本。 除了上市櫃公司,許多中小企業,特別是經營全球貿易的製造業,亦自主進行碳盤查,如從事生產高低壓電器套組、高低壓匯流排與橋架設備等商品,長期投入電力設備研發及生產的眾孚企業,其業務擴及海內外國際市場,為因應全球供應鏈的減碳趨勢,在SSDC澄毓綠建築輔導及規劃下,於2023、2024年先後完成ISO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與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以提升其企業國際競爭力。     淨零第二步:揭露及編撰企業永續報告書 2023年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中,要求資本額20億元以上企業皆需編制ESG永續報告書,公開揭露企業自身在「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及「治理」(Governance)三大面向的資訊,2025年起更將擴大規範對象至所有上市櫃公司。 長虹建設自1975年創立以來,秉持「以勤起家、以誠立業」,強調「一切以居住者的需求為出發點」,持續致力於土地開發、設計規劃、建築施工到售後的一條龍服務。陳重仁總經理愉快回憶道:「與長虹建設李耀中總經理的會晤,可說是一拍即合!」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系、具美國柏克萊大學營建管理學及結構工程學雙碩士的李耀中總經理,思維前瞻敏稅,對於我們提出的『低碳營建六面向』極度欣賞及認同,表示除目前已取得台灣綠建築認證的15棟建築物,進行中的6棟建築物亦將分別導入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智慧建築認證,以及WELL健康建築認證,未來將持續於建案中導入低碳設計、綠色能源、循環永續、健康生活、智慧建築等概念,以達到降低建築物全生命週期碳排放的永續目標。 基於對建築營建產業的熟悉,SSDC澄毓綠建築在輔導長虹建設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時,首先協助其從「永續ESG」的角度識別其企業經營及利害關係人重大議題;並專章探討其在「永續營建‧卓越服務」中,於產品品質與安全、土地開發的原則與策略、智慧及綠建築導入與實行與顧客關係管理的永續作為;在「綠色工程‧環境永續」中,因應氣候變遷與調適 (TCFD)、能源管理與溫室氣體排放、水資源管理、廢棄物管理的策略與具體作為,展現其在永續營建上持續耕耘的專業與承諾。   導入低碳營建思維,建築業全面開展淨零策略 永續是段無止盡的征程。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其中涵蓋169項細項目標、230項指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企業SDGs永續指標下,可全面展開「環境」、「社會」及「治理」的永續策略,如設立ESG委員會、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等,將綠建築認證(EEWH、LEED)、健康建築認證(WELL)、建築能效認證 (BERS)、低碳建築認證 (LEBR)等納入規劃設計的DNA,透過低碳設計、循環建材、再生能源裝置,提升建築能效,全面降低建築物碳排放量。   #好文推薦 如何提高再生能源比例?鈣鈦礦太陽能板發展建築立面發電 企業「逐綠而居」!進駐綠色商辦為ESG加分 危機亦是轉機!面對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企業的「碳」戰略思維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SSDC助京城建設推動綠色營建策略,贏得南臺灣商辦先機

外資及國際法人機構愈來愈重視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5月29日報告指出,自2023年起資本額新台幣2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應編製永續報告書,截至2023年底,已申報111年度永續報告書之家數計有887家。其中含強制申報者574家,自願申報者313家,占全體上市櫃公司家數約50%。 因應金管會2023年3月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建設營造業如長虹、潤泰、冠德、華固、興富發、華友聯、京城等建設公司皆已陸續編製完成其2022年度、2023年度永續報告,京城建設即在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輔導下,完成其第一本永續報告書,並開展其綠色營建永續之路。   策略1:盤點梳理企業ESG,訂定綠色營建策略 作為南臺灣建築產業的重要推手,登記資本額50億的京城建設,打造許多高雄知名地標,如京城美術皇居、看海豪宅京城凱悅、京城鉅誕、H2O水京棧國際酒店等,持續推動各項綠色工程技術,優先選擇環保材料、綠建材,將建築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並逐年增加綠建築認證建案比例,將台灣綠建築EEWH評估系統的四大範疇:生態、節能、減廢與健康,融入其規劃設計的建案中,如南台灣唯一榮獲內政部耐震、綠建築雙標章的建案「京城天贊」。 「許多建設公司意識到ESG的重要,加上受《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規範的推動,開始尋求我們的ESG全方位服務。」SSDC澄毓綠建築陳重仁總經理分享其觀察。SSDC澄毓綠建築周澤亞博士進一步以京城建設為例,透過第一本永續報告書進行企業盤點梳理後,除體現該集團目前的ESG表現,強化其「綠色工程、環境永續」的作為,更使其充分體認ESG策略對其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在SSDC澄毓的輔導下,開展一系列綠色營建永續之路。     策略2:以綠建築為產品設計依歸,展現永續企圖心 以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及台灣EEWH綠建築標章為依歸的產品設計策略,是京城建設第一個綠色營建策略。以LEED黃金級認證規劃建設的《京城IFC》,坐落於南部半導體中心地區的北高雄,為高雄第一座國際A級商辦,台積電楠梓廠、日月光、華泰電子、國巨等電子大廠多居於此腹地。面對搬遷至此的工程師購屋需求,京城建設第三季即將完工的《新世界》,近乎售罄,其他建案如《美術皇居》、《馥之森》亦獲好評。 仲量聯行「2024商用不動產景氣展望」指出高雄辦公大樓市場受到科技產業的推動,正積極發展成為半導體供應帶,在國際趨勢、政府政策及產業推動下,綠色商辦需求持續提升,推動租金強勁上揚,未來後勢看漲。   策略3:營建淨零解方,從企業本身做起 為降低土地開發行為對環境的影響,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管處已訂定「審查開發行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除於土地開發過程必須採取對環境最佳可行的技術,並須承諾於營運期間對溫室氣體排放增量進行抵換,增量抵換比率每年至少10%,連續執行10年,而許多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也正積極響應。 「若所有人都能一同向前邁進,成功便會水到渠成。」美國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說,企業推動永續經營的路上,領導人的眼光及決定至為關鍵,京城建設蔡天贊總裁便是一位具前瞻性與執行力的掌舵者,持續而堅定地推動綠色營建策略,不僅符合國際減碳趨勢,更順利搶占市場先機。   #好文推薦 跨出ESG第一步:SSDC澄毓攜手京城建設完成企業永續報告書 企業「逐綠而居」!進駐綠色商辦為ESG加分 善用綠建築規劃與GRESB幫你的企業永續ESG報告書加分!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印度SRK天然鑽石集團成全球首個榮獲GNFZ淨零認證企業

因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全球淨零認證(Global Network for Zero, GNFZ)應運而生 ,由前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總裁 Mahesh Ramanujam 於2022年創立,旨在為個人、企業及組織提供支持,協助其依據不同減碳階段,循序漸進達成相應里程碑,讓企業在執行過程中能同時向外界宣示減碳決心與實際作為,逐步達到淨零目標。今(2024)年6月,GNFZ對既有建築的淨零認證已與全球房地產永續性標準GRESB(Global Real Estate Sustainability Benchmark)接軌,使企業在獲得GNFZ認證的同時,亦能顯示其ESG表現績效,對企業而言,是積極合適的淨零減碳平台與認證系統。   SRK 透過取得GNFZ認證,超前6年達成淨零里程碑 全球知名的天然鑽石工藝公司Shree Ramkrishna Exports Pvt. Ltd.(SRK)旗下兩大代表性建築——SRK House和SRK Empire,在今(2024)年5月成為全球首批取得全套GNFZ淨零認證的建築。這兩座建築原已取得LEED白金級認證,後透過GNFZ認證取得,SRK得以超前6年,達成企業淨零里程碑。 去(2023)年SRK在可持續發展會議上公開宣示將加速推動淨零排放,同時展示SRK六十年來在緊急救援、醫療保健、教育、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影響力。會議期間,SRK創辦人兼主席Shri Govind Dholakia公布了該企業針對範疇一、二和三的碳排放減量策略路徑圖,並首次發佈了「潔淨影響報告(Pure Impact Report)」,詳述了其在推動ESG、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在運營方面脫碳的努力與承諾。     導入多重減碳策略,加速減少範疇一、二、三碳排 SRK為取得GNFZ認證,採用了多種策略,如(1)安裝一座6兆瓦的場外太陽能電廠來減少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排放,(2)將所有公司車輛替換為電動車、安裝太陽能電動車充電站、開發應用程式以追蹤員工的日常通勤方式,(3)種植面積超過200英畝的綠樹,以降低範疇三的碳排。 GNFZ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hesh Ramanujam表示,SRK加速取得GNFZ認證的行動力,充分展示其達成淨零排放的決心與企圖心。「在SRK創辦人兼主席Shri Govind Dholakia的領導下,SRK利用GNFZ的流程與方法,在短時間內加速達成目標,創下歷史紀錄,為其他企業領袖樹立了榜樣,並展示如何通過合作夥伴引領跨國企業進行脫碳化運營——同時保護人類、地球環境,更兼顧獲利。」 GNFZ的願景是透過系統化平台,加速實現全球淨零,在美國、拉丁美洲、印度、歐洲、中東、亞洲等地皆有合作夥伴和項目,此次SRK超前達成2024年底淨零目標的亮眼成果,展現GNFZ認證系統能確實協助企業制定出可負擔、易實現的淨零排放策略,讓淨零排放成為企業觸手可及的目標。     做為GNFZ東亞首位戰略夥伴,SSDC助您提早達成淨零目標 SSDC澄毓綠建築作為GNFZ東亞區的首位戰略夥伴,擁有近20年的綠建築認證、智慧建築、WELL健康建築輔導經驗,在企業淨零減碳目標上,可協助企業制定執行淨零策略藍圖,透過深度節能減碳,以及整合綠能系統達到零碳目標,已輔導數百家企業完成綠建築認證、碳盤查、碳足跡認證等多種減碳服務,秉持專業與永續共好理念,攜手企業循序漸進邁向脫碳願景,跟上國際減碳趨勢,提升ESG表現,獲得更多利害關係人的支持與信任。   原文連結:World’s First Full GNFZ Net Zero Certification Achieved by SRK      

MORE →
友達光電澄毓

打造「光電建築」,未來建築業就是能源業!

「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於今(2024)年7月獲行政院核定通過,2025年1月正式上路,未來用電容量達800KW以上的建築物,必須分期設置10%之再生能源、儲能設備或購買綠電憑證;每年排碳量達8000公噸以上的事業單位及公私場所,需每年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並向市府申報,以期實現2030年減碳40%、2040年減碳65%、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之階段性目標。高雄市議會已於2023年6月三讀通過「高雄市淨零城市管理自治條例」,要求用電契約容量達一定容量以上用戶,應於用電場所或高雄市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一定規模以上新設產業園區使用再生能源比例應於2030年達25%、2050年達80%。這些政策不僅強化了建築業在減碳方面的責任,也促使其成為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角色。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云:「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面對碳排持續高漲的地球,作為佔全球碳排約40%的建築業,應從規劃設計階段導入被動式設計、低碳工法與建材,強化可再生能源設置、儲能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打造零碳排的淨零建築,是為愛護地球、最治本的上醫減碳良方。SSDC澄毓綠建築總經理陳重仁於友達光電主辦的【光電建築一體化—低碳成居 通往零碳建築起手式】研討會中即表示,隨著能源轉型加速推進,未來的建築不僅需要符合綠色永續,透過結合再生能源設計與智慧能管系統,建築可以自己創能,未來建築業就是能源業!                             不只綠 更要淨零,實現「淨零碳建築」三策略 早在16、17年前,台積電、友達光電等國際科技大廠已開展其綠色製造之路,在陳重仁總經理參與及輔導下,台積電南科14廠於2008年取得台灣首座美國LEED綠建築黃金級認證的綠建築,隨後不久友達光電台中廠成為全球第一個獲得LEED黃金級認證的面板廠房。隨著全球永續意識抬頭,綠建築、綠工廠已是跨國企業與A級商辦大樓的標配,打造「淨零碳建築」更是全球企業共同的課題與挑戰。 該如何實現淨零碳建築呢?陳重仁建議採用以下三策略: 1. 設計與施工階段減碳 以建築物的全生命週期來看,建築物於原料開採、運輸、興建、修繕、拆除等階段的「蘊含碳」大約占總碳排放的1/4。因此在設計與興建建築物時,應導入低碳與循環營建的設計思維,透過輕量化結構設計、深度節能設計、低碳建築工法、循環建材、營建廢棄物管理等方式,以大幅降低蘊含碳排量。   2. 日常運營階段減碳 以建築物的全生命週期來看,建築物於日常營運使用階段的「營運碳排」大約占總碳排放的3/4。此時透過改善照明與空調設備,如採用能效1級空調設備、高光效LED照明燈具等,便可節省大量能源消耗,預估節能效益可達10~20%。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可透過監測,即時掌握能源使用效率及碳排放數據,確保能源系統穩定度,達到能源使用最佳化的成效。     3. 基地內外再生能源減碳 依據建築所在位置之不同,如高度、緯度、地震帶、海域等不同條件,太陽能、風電、地熱都是建築物基地內外可採用的再生能源選項。以太陽能為例,不僅能發電,亦具減碳、隔熱、遮陽等多重效益,有BAPV及BIPV兩種。 BAPV(Building-Attached Photovoltaics)指的是附著在(安裝在)建築物上的太陽能板,也稱為「後安裝型」建築太陽能板。它不承擔建築物的功能,也不破壞或削弱原有建築物的功能,目前普及度最高的一種。 BIPV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是將太陽能板與建築物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安裝,與建築物主體完美結合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也稱為「建材整合型」或「建材一體型」建築太陽能。它作為建築物外部結構的一部分,可作為屋頂、天窗、建築物外立面等的替代物品。其具有太陽能發電功能,又能承擔建築結構和建築材料的作用,呈現建築物美感,與建築物形成完美的統一體,達到光電與建築造型整合一體的優點。   結合BIPV的「光電建築」,既減碳又創能 陳重仁分享道,SSDC澄毓參與輔導或設計的綠建築,幾乎都涵蓋太陽能使用的議題,如陶朱隱園、凱聖工業彰濱工業區綠色廠辦、東豐纖維印尼三寶瓏綠色成衣廠、台南沙崙科學城智駕車測中心等案子,都有導入BIPV光電建築的系統設計。但是,屋頂面積畢竟有限,應該要朝向往面積更大的建築立面發展。   陳重仁指出:「根據近十年新建建築發照資料估算,建築立面可鋪設光電板的面積比屋頂更大,平均高出10~20倍。如果是摩天大樓,更可能多達5、60倍以上。」這樣的設計不僅擴大了太陽能板的鋪設面積,如果是裝設未來第三代鈣鈦礦光電板,發電效益較不易受太陽光角度影響,因為鈣鈦礦光電板能夠吸收天空每個角度的輻射能量,因此發電效益與角度關係不敏感,如此一來一往在同一個場地相較於僅鋪設於屋頂,將有更大的發電量機會。太陽能光電往建築立面發展,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推進,將有極大助益。 箭在弦上的「再生能源條例第12-1修正案」 「再生能源條例第12-1修正案」已於2023年5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年6月21日經蔡英文總統公布。經過半年研議,內政部與經濟部對於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子法基本達成共識,將以建築面積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起為門檻,每20平方公尺(約6坪)需裝設1瓩光電,相當於300坪要設50瓩容量光電。經濟部表示,原則上適用對象不以建物類型劃分,而是以面積認定,不過設有3大排除類型,一是特殊建築物,包含紀念型、宗教型建築物等;二是日照條件不好,如緊鄰高樓大廈造成遮蔭或是旁邊有山,可能導致發電效益不佳;三是「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免設」,官員解釋,草案保留彈性措施,除了可能有機密考量、須排除的軍事建築,如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為建築物用途不適合光電也可以提出,經經濟部及內政部確認後同意。 針對各界對於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的實施疑慮,包括屋頂有其他無法裝設光電設施的面積例如法定綠化面積與機電設施面積,陳重仁呼籲,大家不應僅以裝設於屋頂為唯一考量,應朝向整體思考,屋頂加上立面,也許更能夠減輕屋頂使用上的壓力,同時兼顧綠能發展,同時也能夠促使建築設計單位盡可能將光電建築設計得更美觀,形成正向影響,促進國內BIPV產業的發展。     #好文推薦 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通過對建築產業的影響 淨零建築行不行 2/內政部推淨零建築 建築師很頭大:這麼多太陽能板怎麼搞? 再生能源起步走,建築韌性再升級 SEE

MORE →

2024綠領建築師培訓工作坊-淨零建築、LEED ZERO專題班現正報名中!

一年一度的淨零建築、LEED ZERO 培訓工作坊,延續著過去近十年來綠建築教育課程的傳統,包含國內外綠建築標準的介紹。為了呼應氣候緊急的議題,除了再次強調建築物在氣候議題的性之外,積極規劃更上一層的淨零建築相關課程,並持續介紹全球唯一的淨零建築標準LEED Zero! 今年淨零碳排熱度持續升高,本課程當再接再厲,持續推廣淨零碳排理念,並導入最新的市場需求知識,繼續發揮零碳影響力! 不管你是綠色建築行業的新手、專業人士還是教授老師或學生,只要你想學習有關現在正夯的ESG、淨零建築資訊,通通看過來~ 免費課程歡迎你! 📍報名網址這邊請👉 https://segreen.pse.is/6fpcw6 ▇ 課程特色: 完全免費課程! 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USGBC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以及台灣綠領協會共同舉辦  USGBC 副總裁王婧 引航國際淨零建築與LEED市場發展趨勢 Delta 台達電子基金會講師們分享那瑪夏淨零小學與台達新總部辦公室 在綠建築領域深耕多年的台灣綠領協會陳重仁理事長分享LEED Zero、光電建築、低碳循環營建等課程 達成課程學習要求後授予官方認證電子結業證書 提供LEED AP/GA CE Hours 維護時數登錄   ▆ 課程內容: 日期 時數 課程名稱 講師 10/19 1.5 國際淨零建築與LEED市場發展趨勢 陳重仁/王婧 1.5 LEED V5版更新內容介紹 蔡聖君 10/26 1.5 LEED Zero: Zero Carbon/Zero Energy 陳重仁 1.5 LEED Zero: Zero Water &

MORE →

ESG過中秋節!少烤肉、減碳排,碳中和月餅歡慶佳節

「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是全球的共同目標,更是SSDC澄毓綠建築的願景使命。今年中秋月餅,我們選擇了CUPETIT碳中和月餅禮盒,希望讓同仁與家人享用糕點過佳節的同時,亦能善盡地球公民責任,在生活中實踐ESG碳中和!」SSDC澄毓總經理陳重仁分享其處處力行碳中和的用心。 CUPETIT精品甜點於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過程中,落實ESG與碳中和的理念,在百花齊放的月餅市場,率先推出「碳中和月餅禮盒」,2024年年初委託碳集與嘉南藥理大學進行企業輔導及工廠碳盤查,並經由第三方認證;月餅生產線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以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的「捐助非洲水資源實現碳減量計畫」,以捐助喀麥隆500萬組濾心,解決以燃燒木材,沸水消毒的飲用水衛生問題,其減少樹木砍筏、燃燒木材碳排放量,轉為「碳減量」;CUPETIT通過國際碳權核發機構黃金標準Glod Standard認證取得,達到月餅碳中和。「今年特別與慢飛兒庇護工場合作,協助部分包裝作業,提供其就業機會;每販售一盒碳中和禮盒,即捐贈10元給予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讓消費者一起實踐社會責任。」CUPETIT精品甜點品牌總監曾建豪表示。     SSDC以環境永續為核心,以低碳淨零為企業基因 SSDC澄毓於低碳、碳中和的實踐,不僅僅在碳中和月餅。今年四月舉辦的SSDC澄毓15週年慶活動,透過事前縝密規劃與碳盤查專業,完美取得ISO14067:2018活動碳足跡及ISO14068-1:2023活動碳中和雙認證,為全台首例「碳中和活動」。 SSDC澄毓2024年度獻禮「永續香氛蠟燭」,採用對環境友善的素蠟製成,大幅減少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黑煙,裝載容器更含50%回收再生玻璃,蠟燭完燃後,可當茶杯、咖啡杯使用,並採用以再生紙為原料製成的牛皮紙袋及包裝盒,以利循環再利用。   2023年偕同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台灣綠領協會等公益支持組織,整修具50年歷史的花蓮瑞穗奇美教堂透過裝設太陽能板、儲能系統、太陽能熱水器、並加入具布農族特色的裝修元素,打造出符合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的零碳教堂,為在地布農部落重新建造凝聚情感的生活中心、開展地方永續零碳生機。 SSDC澄毓,創立近20年來始終以ESG為立業使命,以環境永續為核心事業,秉持「以綠建築為始,以永續為本,以零碳建築為目標。」理念,從綠建築到淨零碳排解方,致力為業主導入符合國際指標的服務,如LEED綠建築認證、WELL健康建築、智慧建築、碳盤查、永續報告書、GNFZ全球淨零認證、國際不動產GRESB評鑑、建築能效評估標示等,助攻企業減碳。 今年中秋, SSDC倡議「烤肉減一半,碳排少一半!」,親朋好友聚會可以環保餐廳替代傳統烤肉,減少身體與地球的負擔,愛地球,更愛自己! 淨零碳排的路上,不寂寞!「首次推出的碳中和禮盒,反響超乎預期,得到廣告業、電子半導體業、傳產製造業、金融證券產業,以及上市櫃公司的永續部門的熱烈支持,銷量至少達到往年的兩倍以上。」CUPETIT精品甜點銷售總監吳奕震分享道。   #好文推薦 全台首例!SSDC澄毓周年慶活動獲碳足跡、碳中和雙認證! 走進花蓮奇美零碳教堂,探索布農部落裡的精彩故事 SSDC永續香氛蠟燭,盞亮你的ESG淨零之路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台北頂級商辦需求飛躍成長、租賃成交量創新高 ESG成為標配關鍵

台北頂級商辦需求飛躍成長、租賃成交量創新高 ESG成為標配關鍵

【轉載】 2024年9月3日   聯合報  文/邱劭霽 永續時代來臨,ESG風潮吹進企業界,「綠色商辦」成為外商企業與台灣各大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金融及醫藥產業選址的首要考量。 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直言,國內綠色商辦現階段供不應求,A級商辦需求快速成長。根據仲量聯行今年第二季季報,受新供給釋出及企業追求高品質辦公空間之需求推動,台北市核心商業區A級辦公室租賃成交量達到10,517坪,季增53%、年增240%,創下歷史新高。 眺望台北市的天際線,信義商圈綠建築黃金級以上的頂級商辦林立,在鄰近的松山與南港商業區,新一波綠色商辦正迅速崛起。     全球供應鏈驅動需求 強化綠色商辦重要性 今年5月,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起巨星旋風,一舉一動都是鎂光燈焦點,更傳出輝達台灣分公司斥資近29億元,一口氣包下南港軟體園區的指標性綠色商辦逾半棟樓層。 陳重仁表示,隨著台商與外資回流,以及Google、Apple等跨國企業紛紛在台設立據點,台灣A級商辦需求迅速攀升。同時隨著淨零排放浪潮,企業不僅全面落實減碳策略,有綠色認證加持的商辦也更獲青睞、需求量大增。 仲量聯行也指出,北市A級辦公室市場對高品質辦公空間需求日益增長,隨著新供給在未來3年陸續釋出,租戶選擇性增多,綠認證建築及管理品質將成為租金成長及維持進駐率的關鍵。 ▲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接受聯合報專訪。 攝影/江建泰   綠色供應鏈關鍵途徑 綠色商辦成企業選址標準配備 過去企業選擇商辦時注重地段、租金,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越來越重要,打造對環境和健康有益的辦公空間、員工健康與福利備受關注,更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途徑。 除了租金、交通地理位置之外,陳重仁認為,商辦具備國內外廣泛認可的綠建築認證,如美國的LEED認證與台灣的EEWH標章,已是外商及台灣上市公司選點的基本要求,綠建築認證確保低碳、節能、減廢、照明及空氣品質等方面達到高標準,有助於企業在環境(E,environmental)面的表現。 這一趨勢已反映在市場供給上,根據仲量聯行《台北市A辦供給現況及升級趨勢報告》,台北市自用及租賃的82棟A級商辦中,有54%、共47萬坪的樓地板面積獲得LEED、EEWH綠建築認證或候選,超越亞太地區平均水準的51%。 亦即企業選擇商辦的三大關鍵,位處交通樞紐的「地段」、接軌國際也能提升管理效率的「智慧科技應用」,以及「永續建築設計」,有效力助企業落實減碳也更符合未來趨勢,成為頂級商辦之標配。   6大認證綠色商辦新典範 打造與自然相融的複合式空間 國際商務需求增加,松山機場扮演了極爲重要的樞紐角色,位於民權東路、松山機場門戶,由冠德建設出資興建的「松山民權東公辦都更案」以「低碳再生」、「智慧賦能」、「在地活化」三大ESG主軸的前瞻性規劃,榮獲國際級獎項 International Property Awards 的「Best Office Development Taiwan 2024」五星首獎肯定,並計劃取得LEED白金級標章、鑽石級綠建築標章、鑽石級智慧建築標章、鑽石級碳足跡標章、1+級低碳建築標章、耐震標章等六大建築認證。 冠德民權商辦大樓建築設計聯袂東京代表性都更案「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和「麻布台之丘」(Azabudai Hills)的推手株式會社日本設計(NIHON SEKKEI, INC.)合作,其靈感源自大樹形象,將地面、陽臺及屋頂高度綠化,巧妙融匯成共享休憩的「根」、可供駐足的「枝」、以及登高瞭望的「樹冠」,營造與自然共生的複合式空間。 該建築採用多項低碳及智慧技術,如循環建材、節能電梯、智慧路燈、室內LED照明、省水標章衛浴設備、溫溼度偵測連動空調、智慧化監控及系統整合、回收雨水澆灌用水替代率100%等,達到低碳節能成效,長期為企業營運節省成本。 「很多人誤以為綠建築的建材、工法及維護成本較高,但事實上,一個好的綠建築能為企業省下成本,帶來更多效益及競爭力。」陳重仁說。 當落實ESG的頂級企業進駐冠德民權商辦大樓,有望產生群聚效益,作為企業交流的絕佳場域。冠德民權商辦大樓的一樓戶外空間結合休憩花園與老樹廣場,作為休閒、遊憩及社交場所,企業員工得以欣賞綠意盎然的景致,享受友善舒適的辦公氣氛;頂樓除設有「材料圖書館」(Material Library),更有多功能會議室及開放式交流空間,兼具工作、交流及展覽的功能,未來更將舉辦專題講座與論壇,促進產業人才交流,為企業合作創造契機,帶動台灣經濟發展。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好文推薦 企業「逐綠而居」!進駐綠色商辦為ESG加分 ESG「永續裝修」蔚為風潮!Lululemon、HSBC榮獲LEED室內裝修黃金級認證 永續即是競爭力: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KE大樓獲LEED黃金級認證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澄毓年度禮品

SSDC幸福花磚皂傳遞「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美好

小王子對鈴蘭花說:平安、健康、幸福人間,是我對妳真切的祝福。 SSDC澄毓對地球說:綠建築、永續、淨零碳排,是我對妳真切的承諾。 您知道嗎?源自於西班牙的馬約利卡瓷磚,曾經風行於世,表面繪製各式美麗的圖案,有花鳥、有人物、有風景,也有各種幾何圖案,在日據時期由日本人引進台灣後,在臺灣俗稱「花磚」。匠師為符合本土人民的喜好,將傳統文化富有吉祥寓意的圖騰融入創作之中,像是畫上蝙蝠代表「福氣」、壽桃代表「長壽」等,將在地元素融入設計,並藉由將花磚鑲在房子顯眼之處,展示財富與品味之餘,亦期許保祐一家平安,遂逐漸使台灣花磚發展出獨有的特色。常見於傳統瓦厝建築中的鏤空花磚,除了裝飾性外,也可讓光線投射或空氣流動於建築中,減少風力對於建築體的壓力,更是當時人們自家財力的象徵,是台灣建築的代表符號之一,曾於1920~1935年間流行於臺灣與金門等地,以及東南亞各國。 「今年我們選擇以《幸福花磚皂禮盒》傳達SSDC澄毓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信念與關懷!花磚藝術家捲毛力卡以傳統建築符號『花磚』及寓意「幸福歸來」的鈴蘭花為設計主軸,以無毒環保的皂為創作素材,透過心路基金會幸福工廠庇護青年的參與製作,這份禮物的呈現,表達了我們的祝福,以及對地球的承諾。」SSDC澄毓綠建築總經理陳重仁笑著說道。   ▲ 今年SSDC澄毓以《幸福花磚皂禮盒》傳達SSDC澄毓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信念與關懷。   將花磚之美融入日常,實踐社會公益 《幸福花磚皂禮盒》是由花磚藝術家捲毛力卡專為心路基金會設計打造,將象徵傳統建築文化符碼的花磚圖騰映刻於皂面四周,中間則刻著寓意「幸福歸來」的鈴蘭花,典雅又別緻。禮盒中粉紅、天藍、翠綠的三色手工香氛皂,為採用透明、無味、無毒的植物甘油皂基,以及花梨木、薰衣草精油等天然成分製成,低碳又健康。 禮盒則全數由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幸福工場的庇護青年親手製作與包裝。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是由身心障礙者家長自立成立的團體,提供智能障礙、自閉症、唐氏症、腦性麻痺或其他伴隨多重障礙者早療、日間技職訓練、夜間居住服務等支持。   ▲ 《幸福花磚皂禮盒》將象徵傳統建築文化符碼的花磚圖騰映刻於皂面四周,中間則刻著寓意「幸福歸來」的鈴蘭花,禮盒中粉紅、天藍、翠綠的三色手工香氛皂,為採用透明、無味、無毒的植物甘油皂基,以及花梨木、薰衣草精油等天然成分製成,低碳又健康。圖/心路基金會   「力量越強,責任越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在邁向淨零排碳美好地球的路上,SSDC澄毓秉持「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善念,為創造真善美的社會盡一份心力,傳遞禮盒蘊含的幸福旨意。 「從成大建築系畢業,以綠建築設計顧問創業至今,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浪潮,我很幸運能持續在自己專業且充滿熱情的道路上,和SSDC澄毓所有同仁們一起貢獻己力,更希望透過《幸福花磚皂禮盒》傳遞這份幸運與幸福。」化身幸福小王子的陳重仁這樣說。 ▲ 由SSDC澄毓綠建築副總經理黃蓓伶構思文案、同仁繪圖設計,以期傳達SSDC澄毓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浪潮,持續貢獻己力推動的決心與信念。   #好文推薦 ESG過中秋節!少烤肉、減碳排,碳中和月餅歡慶佳節 SSDC永續香氛蠟燭,盞亮你的ESG淨零之路 全台首例!SSDC澄毓周年慶活動獲碳足跡、碳中和雙認證!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金融、國際奢華品牌LEED認證激增4倍,綠色融資驅動香港LEED天際線

「在全球淨零碳排背景下,LEED Zero項目已累積270個,遍及台灣、北京、印度及美國,涵蓋學校、銀行、酒店、餐廳、工廠等多樣建築類型。」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北亞區副總裁王婧興奮地分享道。在ESG永續報告書編制要求、綠色融資優惠與品牌競爭力提升的三重驅動下,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採用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註冊與認證項目超過20萬個;截至2024年8月底統計,台灣共有332個取得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的建築和空間,總認證面積相當於32座台北101。   受國際綠色供應鏈驅動,商辦、廠房LEED認證數最多 在台灣取得LEED認證的332個項目中,排名前三的建築類型分別是辦公室(包含商辦、廠辦及商辦中的辦公室室內空間)41%,零售空間24%,以及工廠23%。而若將廠房和廠辦類(製造業所屬辦公大樓)項目合併計算,在332個LEED認證中,有32%是屬於工業製造類,33%則是商辦大樓與辦公室。 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型國家,以製造業聞名,特別是電子產品、資訊科技、半導體和通訊設備等領域,在全球市場中極具影響力;而以外銷市場為導向的企業,為了符合國際間的減碳要求,極早便開始採用LEED認證,如台積電、台達電子、友達光電、聯電、日月光集團、宏達電等,以台積電為例,自2006年起至今,已有50座廠辦取得LEED認證,包含3座白金級及47座黃金級,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中LEED認證面積最廣的企業。     商場認證數量成長4倍,奢華品牌、金融機構為大宗 受ESG風潮驅動,亞洲區商場空間的LEED認證數量成長近4倍,以國際奢華品牌及金融機構為主流。奢華品牌如CHANEL、PRADA、Dior、PORSCHE、TIFFANY & CO. 等,金融機構如玉山金控、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星展銀行、匯豐銀行、兆豐銀行等皆將LEED認證作為企業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解方之一。2022年加入RE100的玉山金控,承諾204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隨後旗下之玉山金融大樓在2023年獲得LEED既有建築白金級認證、LEED淨零能耗及LEED淨零碳認證三大殊榮,是金融界的最佳典範。   瑞氏生技《GA黃金甲》取得LEED工廠製造標識(LEED Manufacturing Mark) 為進一步彰顯製造業在節能減碳的努力與成果, USGBC於2023年針對生產廠房制定並發布了全新標識「LEED工廠製造標識」(LEED Manufacturing Mark),方便工廠及其產品對外宣傳自身的永續發展主張。在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輔導下,逢興生技中壢廠於2023年10月榮獲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瑞氏生技《GA黃金甲》隨即於該廠製造生產,成為北亞第一個使用LEED工廠製造標識(LEED Manufacturing Mark)在其外包裝上的產品。     綠色融資推動香港天際線的綠色轉型 香港LEED認證數量的快速成長,則得益於綠色融資的強力推動。現今香港維多利亞港灣沿線的標誌性建築,如位於交通樞紐中環的12座辦公樓、國際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IFC)、香港會展中心等皆已取得LEED認證,特別的是,這些建築都是在近三、四年通過LEED O+M既有建築體系取得認證,背後驅動力為香港交易所對上市公司揭露ESG的嚴格要求,以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而積極發展的綠色融資。 2023年,香港發行的綠色永續債券總額超過500億美元,其中35%來自地產商或地產基金,比例在亞洲市場中名列前茅,許多地產商為爭取綠色融資優惠,承諾每年一定比例的融資須來自綠色金融渠道,因此進一步促成LEED綠建築在香港市場的發展。 如已連續7年獲得GRESB最高評級的香港房地產公司太古地產,在2018年發行5億美元的綠色債券,用於建設太古坊一座和二座,至今兩座建築已完工並取得LEED白金級認證;另一間香港大型地產公司新鴻基地產,則在2022年和16家銀行簽訂協定,規定核心商業物業都要取得LEED黃金級以上認證,方能獲得綠色貸款優惠,規模總計達207億港幣。     因應全球淨零減碳趨勢,2025年初將正式發佈LEED v5最新標準,驅動建築朝向符合公平、韌性與低碳的方向發展,如今LEED v5的LEED Zero Carbon已推出草案,更進一步提升對建築的減碳要求,而在國際供應鏈要求、永續報告書強制規定與綠色融資優惠等推動下,LEED認證已成為企業落實淨零策略的重要工具。     #好文推薦 台灣金融機構玉山、國泰、匯豐、兆豐,LEED認證數量成長五倍 為什麼該選擇LEED?專訪USGBC北亞區副總裁王婧 企業「逐綠而居」!進駐綠色商辦為ESG加分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企業如何提升ESG表現?長虹建設低碳營建起手式

「儘管許多企業深知ESG的重要性,卻苦於不知道該如何起步?該怎麼落實?」SSDC澄毓綠建築總經理陳重仁觀察道。根據KPMG《2024年全球ESG盡職調查研究》指出,在當今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有五分之四的交易者表示,ESG視為其併購考慮要素之一;PwC《2023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亦顯示,高達四分之三的投資人表示,企業管理永續風險及機會的作為,為其進行投資決策時考量的關鍵要素。 環境部於 113 年 8 月 29 日公告碳費三項子法,「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劃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擬於2025年開徵碳費;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 CBAM)已於2023年10月試行,2026年正式施行的CBAM,將於2026年課徵碳關稅,減碳、淨零不再是選項,而是企業生存課題。面對全球減碳浪潮,企業如何應對淨零挑戰?碳盤查與永續報告書是關鍵起手式。     淨零第一步:完成碳盤查 為響應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22年公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個體公司依照資本額的多寡,分階段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在年報揭露;全體上市櫃公司須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協力廠商認證的目標。 溫室氣體盤查,簡稱「碳盤查」可分為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與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前者是針對公司組織、特定廠區或產線等範圍產生的溫室氣體盤查,以掌握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狀況,依此找出排放熱點與減排策略;後者則是盤點產品或服務於生命週期階段的碳排放量,包括產品各種生命週期階段的分析,從原料開採、加工、製造、運輸,到使用階段和產品壽命終止階段之處理方式,藉由掌握其產品與供應鏈之碳排放數據,以因應並減輕碳成本。 除了上市櫃公司,許多中小企業,特別是經營全球貿易的製造業,亦自主進行碳盤查,如從事生產高低壓電器套組、高低壓匯流排與橋架設備等商品,長期投入電力設備研發及生產的眾孚企業,其業務擴及海內外國際市場,為因應全球供應鏈的減碳趨勢,在SSDC澄毓綠建築輔導及規劃下,於2023、2024年先後完成ISO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查證與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以提升其企業國際競爭力。     淨零第二步:揭露及編撰企業永續報告書 2023年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中,要求資本額20億元以上企業皆需編制ESG永續報告書,公開揭露企業自身在「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及「治理」(Governance)三大面向的資訊,2025年起更將擴大規範對象至所有上市櫃公司。 長虹建設自1975年創立以來,秉持「以勤起家、以誠立業」,強調「一切以居住者的需求為出發點」,持續致力於土地開發、設計規劃、建築施工到售後的一條龍服務。陳重仁總經理愉快回憶道:「與長虹建設李耀中總經理的會晤,可說是一拍即合!」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系、具美國柏克萊大學營建管理學及結構工程學雙碩士的李耀中總經理,思維前瞻敏稅,對於我們提出的『低碳營建六面向』極度欣賞及認同,表示除目前已取得台灣綠建築認證的15棟建築物,進行中的6棟建築物亦將分別導入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智慧建築認證,以及WELL健康建築認證,未來將持續於建案中導入低碳設計、綠色能源、循環永續、健康生活、智慧建築等概念,以達到降低建築物全生命週期碳排放的永續目標。 基於對建築營建產業的熟悉,SSDC澄毓綠建築在輔導長虹建設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時,首先協助其從「永續ESG」的角度識別其企業經營及利害關係人重大議題;並專章探討其在「永續營建‧卓越服務」中,於產品品質與安全、土地開發的原則與策略、智慧及綠建築導入與實行與顧客關係管理的永續作為;在「綠色工程‧環境永續」中,因應氣候變遷與調適 (TCFD)、能源管理與溫室氣體排放、水資源管理、廢棄物管理的策略與具體作為,展現其在永續營建上持續耕耘的專業與承諾。   導入低碳營建思維,建築業全面開展淨零策略 永續是段無止盡的征程。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其中涵蓋169項細項目標、230項指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企業SDGs永續指標下,可全面展開「環境」、「社會」及「治理」的永續策略,如設立ESG委員會、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等,將綠建築認證(EEWH、LEED)、健康建築認證(WELL)、建築能效認證 (BERS)、低碳建築認證 (LEBR)等納入規劃設計的DNA,透過低碳設計、循環建材、再生能源裝置,提升建築能效,全面降低建築物碳排放量。   #好文推薦 如何提高再生能源比例?鈣鈦礦太陽能板發展建築立面發電 企業「逐綠而居」!進駐綠色商辦為ESG加分 危機亦是轉機!面對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企業的「碳」戰略思維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SSDC助京城建設推動綠色營建策略,贏得南臺灣商辦先機

外資及國際法人機構愈來愈重視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5月29日報告指出,自2023年起資本額新台幣2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應編製永續報告書,截至2023年底,已申報111年度永續報告書之家數計有887家。其中含強制申報者574家,自願申報者313家,占全體上市櫃公司家數約50%。 因應金管會2023年3月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建設營造業如長虹、潤泰、冠德、華固、興富發、華友聯、京城等建設公司皆已陸續編製完成其2022年度、2023年度永續報告,京城建設即在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輔導下,完成其第一本永續報告書,並開展其綠色營建永續之路。   策略1:盤點梳理企業ESG,訂定綠色營建策略 作為南臺灣建築產業的重要推手,登記資本額50億的京城建設,打造許多高雄知名地標,如京城美術皇居、看海豪宅京城凱悅、京城鉅誕、H2O水京棧國際酒店等,持續推動各項綠色工程技術,優先選擇環保材料、綠建材,將建築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並逐年增加綠建築認證建案比例,將台灣綠建築EEWH評估系統的四大範疇:生態、節能、減廢與健康,融入其規劃設計的建案中,如南台灣唯一榮獲內政部耐震、綠建築雙標章的建案「京城天贊」。 「許多建設公司意識到ESG的重要,加上受《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規範的推動,開始尋求我們的ESG全方位服務。」SSDC澄毓綠建築陳重仁總經理分享其觀察。SSDC澄毓綠建築周澤亞博士進一步以京城建設為例,透過第一本永續報告書進行企業盤點梳理後,除體現該集團目前的ESG表現,強化其「綠色工程、環境永續」的作為,更使其充分體認ESG策略對其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在SSDC澄毓的輔導下,開展一系列綠色營建永續之路。     策略2:以綠建築為產品設計依歸,展現永續企圖心 以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及台灣EEWH綠建築標章為依歸的產品設計策略,是京城建設第一個綠色營建策略。以LEED黃金級認證規劃建設的《京城IFC》,坐落於南部半導體中心地區的北高雄,為高雄第一座國際A級商辦,台積電楠梓廠、日月光、華泰電子、國巨等電子大廠多居於此腹地。面對搬遷至此的工程師購屋需求,京城建設第三季即將完工的《新世界》,近乎售罄,其他建案如《美術皇居》、《馥之森》亦獲好評。 仲量聯行「2024商用不動產景氣展望」指出高雄辦公大樓市場受到科技產業的推動,正積極發展成為半導體供應帶,在國際趨勢、政府政策及產業推動下,綠色商辦需求持續提升,推動租金強勁上揚,未來後勢看漲。   策略3:營建淨零解方,從企業本身做起 為降低土地開發行為對環境的影響,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管處已訂定「審查開發行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除於土地開發過程必須採取對環境最佳可行的技術,並須承諾於營運期間對溫室氣體排放增量進行抵換,增量抵換比率每年至少10%,連續執行10年,而許多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也正積極響應。 「若所有人都能一同向前邁進,成功便會水到渠成。」美國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說,企業推動永續經營的路上,領導人的眼光及決定至為關鍵,京城建設蔡天贊總裁便是一位具前瞻性與執行力的掌舵者,持續而堅定地推動綠色營建策略,不僅符合國際減碳趨勢,更順利搶占市場先機。   #好文推薦 跨出ESG第一步:SSDC澄毓攜手京城建設完成企業永續報告書 企業「逐綠而居」!進駐綠色商辦為ESG加分 善用綠建築規劃與GRESB幫你的企業永續ESG報告書加分!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印度SRK天然鑽石集團成全球首個榮獲GNFZ淨零認證企業

因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全球淨零認證(Global Network for Zero, GNFZ)應運而生 ,由前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總裁 Mahesh Ramanujam 於2022年創立,旨在為個人、企業及組織提供支持,協助其依據不同減碳階段,循序漸進達成相應里程碑,讓企業在執行過程中能同時向外界宣示減碳決心與實際作為,逐步達到淨零目標。今(2024)年6月,GNFZ對既有建築的淨零認證已與全球房地產永續性標準GRESB(Global Real Estate Sustainability Benchmark)接軌,使企業在獲得GNFZ認證的同時,亦能顯示其ESG表現績效,對企業而言,是積極合適的淨零減碳平台與認證系統。   SRK 透過取得GNFZ認證,超前6年達成淨零里程碑 全球知名的天然鑽石工藝公司Shree Ramkrishna Exports Pvt. Ltd.(SRK)旗下兩大代表性建築——SRK House和SRK Empire,在今(2024)年5月成為全球首批取得全套GNFZ淨零認證的建築。這兩座建築原已取得LEED白金級認證,後透過GNFZ認證取得,SRK得以超前6年,達成企業淨零里程碑。 去(2023)年SRK在可持續發展會議上公開宣示將加速推動淨零排放,同時展示SRK六十年來在緊急救援、醫療保健、教育、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影響力。會議期間,SRK創辦人兼主席Shri Govind Dholakia公布了該企業針對範疇一、二和三的碳排放減量策略路徑圖,並首次發佈了「潔淨影響報告(Pure Impact Report)」,詳述了其在推動ESG、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在運營方面脫碳的努力與承諾。     導入多重減碳策略,加速減少範疇一、二、三碳排 SRK為取得GNFZ認證,採用了多種策略,如(1)安裝一座6兆瓦的場外太陽能電廠來減少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排放,(2)將所有公司車輛替換為電動車、安裝太陽能電動車充電站、開發應用程式以追蹤員工的日常通勤方式,(3)種植面積超過200英畝的綠樹,以降低範疇三的碳排。 GNFZ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hesh Ramanujam表示,SRK加速取得GNFZ認證的行動力,充分展示其達成淨零排放的決心與企圖心。「在SRK創辦人兼主席Shri Govind Dholakia的領導下,SRK利用GNFZ的流程與方法,在短時間內加速達成目標,創下歷史紀錄,為其他企業領袖樹立了榜樣,並展示如何通過合作夥伴引領跨國企業進行脫碳化運營——同時保護人類、地球環境,更兼顧獲利。」 GNFZ的願景是透過系統化平台,加速實現全球淨零,在美國、拉丁美洲、印度、歐洲、中東、亞洲等地皆有合作夥伴和項目,此次SRK超前達成2024年底淨零目標的亮眼成果,展現GNFZ認證系統能確實協助企業制定出可負擔、易實現的淨零排放策略,讓淨零排放成為企業觸手可及的目標。     做為GNFZ東亞首位戰略夥伴,SSDC助您提早達成淨零目標 SSDC澄毓綠建築作為GNFZ東亞區的首位戰略夥伴,擁有近20年的綠建築認證、智慧建築、WELL健康建築輔導經驗,在企業淨零減碳目標上,可協助企業制定執行淨零策略藍圖,透過深度節能減碳,以及整合綠能系統達到零碳目標,已輔導數百家企業完成綠建築認證、碳盤查、碳足跡認證等多種減碳服務,秉持專業與永續共好理念,攜手企業循序漸進邁向脫碳願景,跟上國際減碳趨勢,提升ESG表現,獲得更多利害關係人的支持與信任。   原文連結:World’s First Full GNFZ Net Zero Certification Achieved by SRK      

MORE →
友達光電澄毓

打造「光電建築」,未來建築業就是能源業!

「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於今(2024)年7月獲行政院核定通過,2025年1月正式上路,未來用電容量達800KW以上的建築物,必須分期設置10%之再生能源、儲能設備或購買綠電憑證;每年排碳量達8000公噸以上的事業單位及公私場所,需每年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並向市府申報,以期實現2030年減碳40%、2040年減碳65%、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之階段性目標。高雄市議會已於2023年6月三讀通過「高雄市淨零城市管理自治條例」,要求用電契約容量達一定容量以上用戶,應於用電場所或高雄市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一定規模以上新設產業園區使用再生能源比例應於2030年達25%、2050年達80%。這些政策不僅強化了建築業在減碳方面的責任,也促使其成為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角色。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云:「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面對碳排持續高漲的地球,作為佔全球碳排約40%的建築業,應從規劃設計階段導入被動式設計、低碳工法與建材,強化可再生能源設置、儲能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打造零碳排的淨零建築,是為愛護地球、最治本的上醫減碳良方。SSDC澄毓綠建築總經理陳重仁於友達光電主辦的【光電建築一體化—低碳成居 通往零碳建築起手式】研討會中即表示,隨著能源轉型加速推進,未來的建築不僅需要符合綠色永續,透過結合再生能源設計與智慧能管系統,建築可以自己創能,未來建築業就是能源業!                             不只綠 更要淨零,實現「淨零碳建築」三策略 早在16、17年前,台積電、友達光電等國際科技大廠已開展其綠色製造之路,在陳重仁總經理參與及輔導下,台積電南科14廠於2008年取得台灣首座美國LEED綠建築黃金級認證的綠建築,隨後不久友達光電台中廠成為全球第一個獲得LEED黃金級認證的面板廠房。隨著全球永續意識抬頭,綠建築、綠工廠已是跨國企業與A級商辦大樓的標配,打造「淨零碳建築」更是全球企業共同的課題與挑戰。 該如何實現淨零碳建築呢?陳重仁建議採用以下三策略: 1. 設計與施工階段減碳 以建築物的全生命週期來看,建築物於原料開採、運輸、興建、修繕、拆除等階段的「蘊含碳」大約占總碳排放的1/4。因此在設計與興建建築物時,應導入低碳與循環營建的設計思維,透過輕量化結構設計、深度節能設計、低碳建築工法、循環建材、營建廢棄物管理等方式,以大幅降低蘊含碳排量。   2. 日常運營階段減碳 以建築物的全生命週期來看,建築物於日常營運使用階段的「營運碳排」大約占總碳排放的3/4。此時透過改善照明與空調設備,如採用能效1級空調設備、高光效LED照明燈具等,便可節省大量能源消耗,預估節能效益可達10~20%。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可透過監測,即時掌握能源使用效率及碳排放數據,確保能源系統穩定度,達到能源使用最佳化的成效。     3. 基地內外再生能源減碳 依據建築所在位置之不同,如高度、緯度、地震帶、海域等不同條件,太陽能、風電、地熱都是建築物基地內外可採用的再生能源選項。以太陽能為例,不僅能發電,亦具減碳、隔熱、遮陽等多重效益,有BAPV及BIPV兩種。 BAPV(Building-Attached Photovoltaics)指的是附著在(安裝在)建築物上的太陽能板,也稱為「後安裝型」建築太陽能板。它不承擔建築物的功能,也不破壞或削弱原有建築物的功能,目前普及度最高的一種。 BIPV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是將太陽能板與建築物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安裝,與建築物主體完美結合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也稱為「建材整合型」或「建材一體型」建築太陽能。它作為建築物外部結構的一部分,可作為屋頂、天窗、建築物外立面等的替代物品。其具有太陽能發電功能,又能承擔建築結構和建築材料的作用,呈現建築物美感,與建築物形成完美的統一體,達到光電與建築造型整合一體的優點。   結合BIPV的「光電建築」,既減碳又創能 陳重仁分享道,SSDC澄毓參與輔導或設計的綠建築,幾乎都涵蓋太陽能使用的議題,如陶朱隱園、凱聖工業彰濱工業區綠色廠辦、東豐纖維印尼三寶瓏綠色成衣廠、台南沙崙科學城智駕車測中心等案子,都有導入BIPV光電建築的系統設計。但是,屋頂面積畢竟有限,應該要朝向往面積更大的建築立面發展。   陳重仁指出:「根據近十年新建建築發照資料估算,建築立面可鋪設光電板的面積比屋頂更大,平均高出10~20倍。如果是摩天大樓,更可能多達5、60倍以上。」這樣的設計不僅擴大了太陽能板的鋪設面積,如果是裝設未來第三代鈣鈦礦光電板,發電效益較不易受太陽光角度影響,因為鈣鈦礦光電板能夠吸收天空每個角度的輻射能量,因此發電效益與角度關係不敏感,如此一來一往在同一個場地相較於僅鋪設於屋頂,將有更大的發電量機會。太陽能光電往建築立面發展,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推進,將有極大助益。 箭在弦上的「再生能源條例第12-1修正案」 「再生能源條例第12-1修正案」已於2023年5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年6月21日經蔡英文總統公布。經過半年研議,內政部與經濟部對於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子法基本達成共識,將以建築面積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起為門檻,每20平方公尺(約6坪)需裝設1瓩光電,相當於300坪要設50瓩容量光電。經濟部表示,原則上適用對象不以建物類型劃分,而是以面積認定,不過設有3大排除類型,一是特殊建築物,包含紀念型、宗教型建築物等;二是日照條件不好,如緊鄰高樓大廈造成遮蔭或是旁邊有山,可能導致發電效益不佳;三是「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免設」,官員解釋,草案保留彈性措施,除了可能有機密考量、須排除的軍事建築,如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為建築物用途不適合光電也可以提出,經經濟部及內政部確認後同意。 針對各界對於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的實施疑慮,包括屋頂有其他無法裝設光電設施的面積例如法定綠化面積與機電設施面積,陳重仁呼籲,大家不應僅以裝設於屋頂為唯一考量,應朝向整體思考,屋頂加上立面,也許更能夠減輕屋頂使用上的壓力,同時兼顧綠能發展,同時也能夠促使建築設計單位盡可能將光電建築設計得更美觀,形成正向影響,促進國內BIPV產業的發展。     #好文推薦 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通過對建築產業的影響 淨零建築行不行 2/內政部推淨零建築 建築師很頭大:這麼多太陽能板怎麼搞? 再生能源起步走,建築韌性再升級 SEE

MORE →

2024綠領建築師培訓工作坊-淨零建築、LEED ZERO專題班現正報名中!

一年一度的淨零建築、LEED ZERO 培訓工作坊,延續著過去近十年來綠建築教育課程的傳統,包含國內外綠建築標準的介紹。為了呼應氣候緊急的議題,除了再次強調建築物在氣候議題的性之外,積極規劃更上一層的淨零建築相關課程,並持續介紹全球唯一的淨零建築標準LEED Zero! 今年淨零碳排熱度持續升高,本課程當再接再厲,持續推廣淨零碳排理念,並導入最新的市場需求知識,繼續發揮零碳影響力! 不管你是綠色建築行業的新手、專業人士還是教授老師或學生,只要你想學習有關現在正夯的ESG、淨零建築資訊,通通看過來~ 免費課程歡迎你! 📍報名網址這邊請👉 https://segreen.pse.is/6fpcw6 ▇ 課程特色: 完全免費課程! 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USGBC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以及台灣綠領協會共同舉辦  USGBC 副總裁王婧 引航國際淨零建築與LEED市場發展趨勢 Delta 台達電子基金會講師們分享那瑪夏淨零小學與台達新總部辦公室 在綠建築領域深耕多年的台灣綠領協會陳重仁理事長分享LEED Zero、光電建築、低碳循環營建等課程 達成課程學習要求後授予官方認證電子結業證書 提供LEED AP/GA CE Hours 維護時數登錄   ▆ 課程內容: 日期 時數 課程名稱 講師 10/19 1.5 國際淨零建築與LEED市場發展趨勢 陳重仁/王婧 1.5 LEED V5版更新內容介紹 蔡聖君 10/26 1.5 LEED Zero: Zero Carbon/Zero Energy 陳重仁 1.5 LEED Zero: Zero Water &

MORE →

ESG過中秋節!少烤肉、減碳排,碳中和月餅歡慶佳節

「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是全球的共同目標,更是SSDC澄毓綠建築的願景使命。今年中秋月餅,我們選擇了CUPETIT碳中和月餅禮盒,希望讓同仁與家人享用糕點過佳節的同時,亦能善盡地球公民責任,在生活中實踐ESG碳中和!」SSDC澄毓總經理陳重仁分享其處處力行碳中和的用心。 CUPETIT精品甜點於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過程中,落實ESG與碳中和的理念,在百花齊放的月餅市場,率先推出「碳中和月餅禮盒」,2024年年初委託碳集與嘉南藥理大學進行企業輔導及工廠碳盤查,並經由第三方認證;月餅生產線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以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的「捐助非洲水資源實現碳減量計畫」,以捐助喀麥隆500萬組濾心,解決以燃燒木材,沸水消毒的飲用水衛生問題,其減少樹木砍筏、燃燒木材碳排放量,轉為「碳減量」;CUPETIT通過國際碳權核發機構黃金標準Glod Standard認證取得,達到月餅碳中和。「今年特別與慢飛兒庇護工場合作,協助部分包裝作業,提供其就業機會;每販售一盒碳中和禮盒,即捐贈10元給予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讓消費者一起實踐社會責任。」CUPETIT精品甜點品牌總監曾建豪表示。     SSDC以環境永續為核心,以低碳淨零為企業基因 SSDC澄毓於低碳、碳中和的實踐,不僅僅在碳中和月餅。今年四月舉辦的SSDC澄毓15週年慶活動,透過事前縝密規劃與碳盤查專業,完美取得ISO14067:2018活動碳足跡及ISO14068-1:2023活動碳中和雙認證,為全台首例「碳中和活動」。 SSDC澄毓2024年度獻禮「永續香氛蠟燭」,採用對環境友善的素蠟製成,大幅減少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黑煙,裝載容器更含50%回收再生玻璃,蠟燭完燃後,可當茶杯、咖啡杯使用,並採用以再生紙為原料製成的牛皮紙袋及包裝盒,以利循環再利用。   2023年偕同宋苾璇建築師事務所、台灣綠領協會等公益支持組織,整修具50年歷史的花蓮瑞穗奇美教堂透過裝設太陽能板、儲能系統、太陽能熱水器、並加入具布農族特色的裝修元素,打造出符合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的零碳教堂,為在地布農部落重新建造凝聚情感的生活中心、開展地方永續零碳生機。 SSDC澄毓,創立近20年來始終以ESG為立業使命,以環境永續為核心事業,秉持「以綠建築為始,以永續為本,以零碳建築為目標。」理念,從綠建築到淨零碳排解方,致力為業主導入符合國際指標的服務,如LEED綠建築認證、WELL健康建築、智慧建築、碳盤查、永續報告書、GNFZ全球淨零認證、國際不動產GRESB評鑑、建築能效評估標示等,助攻企業減碳。 今年中秋, SSDC倡議「烤肉減一半,碳排少一半!」,親朋好友聚會可以環保餐廳替代傳統烤肉,減少身體與地球的負擔,愛地球,更愛自己! 淨零碳排的路上,不寂寞!「首次推出的碳中和禮盒,反響超乎預期,得到廣告業、電子半導體業、傳產製造業、金融證券產業,以及上市櫃公司的永續部門的熱烈支持,銷量至少達到往年的兩倍以上。」CUPETIT精品甜點銷售總監吳奕震分享道。   #好文推薦 全台首例!SSDC澄毓周年慶活動獲碳足跡、碳中和雙認證! 走進花蓮奇美零碳教堂,探索布農部落裡的精彩故事 SSDC永續香氛蠟燭,盞亮你的ESG淨零之路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台北頂級商辦需求飛躍成長、租賃成交量創新高 ESG成為標配關鍵

台北頂級商辦需求飛躍成長、租賃成交量創新高 ESG成為標配關鍵

【轉載】 2024年9月3日   聯合報  文/邱劭霽 永續時代來臨,ESG風潮吹進企業界,「綠色商辦」成為外商企業與台灣各大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金融及醫藥產業選址的首要考量。 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直言,國內綠色商辦現階段供不應求,A級商辦需求快速成長。根據仲量聯行今年第二季季報,受新供給釋出及企業追求高品質辦公空間之需求推動,台北市核心商業區A級辦公室租賃成交量達到10,517坪,季增53%、年增240%,創下歷史新高。 眺望台北市的天際線,信義商圈綠建築黃金級以上的頂級商辦林立,在鄰近的松山與南港商業區,新一波綠色商辦正迅速崛起。     全球供應鏈驅動需求 強化綠色商辦重要性 今年5月,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起巨星旋風,一舉一動都是鎂光燈焦點,更傳出輝達台灣分公司斥資近29億元,一口氣包下南港軟體園區的指標性綠色商辦逾半棟樓層。 陳重仁表示,隨著台商與外資回流,以及Google、Apple等跨國企業紛紛在台設立據點,台灣A級商辦需求迅速攀升。同時隨著淨零排放浪潮,企業不僅全面落實減碳策略,有綠色認證加持的商辦也更獲青睞、需求量大增。 仲量聯行也指出,北市A級辦公室市場對高品質辦公空間需求日益增長,隨著新供給在未來3年陸續釋出,租戶選擇性增多,綠認證建築及管理品質將成為租金成長及維持進駐率的關鍵。 ▲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接受聯合報專訪。 攝影/江建泰   綠色供應鏈關鍵途徑 綠色商辦成企業選址標準配備 過去企業選擇商辦時注重地段、租金,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越來越重要,打造對環境和健康有益的辦公空間、員工健康與福利備受關注,更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途徑。 除了租金、交通地理位置之外,陳重仁認為,商辦具備國內外廣泛認可的綠建築認證,如美國的LEED認證與台灣的EEWH標章,已是外商及台灣上市公司選點的基本要求,綠建築認證確保低碳、節能、減廢、照明及空氣品質等方面達到高標準,有助於企業在環境(E,environmental)面的表現。 這一趨勢已反映在市場供給上,根據仲量聯行《台北市A辦供給現況及升級趨勢報告》,台北市自用及租賃的82棟A級商辦中,有54%、共47萬坪的樓地板面積獲得LEED、EEWH綠建築認證或候選,超越亞太地區平均水準的51%。 亦即企業選擇商辦的三大關鍵,位處交通樞紐的「地段」、接軌國際也能提升管理效率的「智慧科技應用」,以及「永續建築設計」,有效力助企業落實減碳也更符合未來趨勢,成為頂級商辦之標配。   6大認證綠色商辦新典範 打造與自然相融的複合式空間 國際商務需求增加,松山機場扮演了極爲重要的樞紐角色,位於民權東路、松山機場門戶,由冠德建設出資興建的「松山民權東公辦都更案」以「低碳再生」、「智慧賦能」、「在地活化」三大ESG主軸的前瞻性規劃,榮獲國際級獎項 International Property Awards 的「Best Office Development Taiwan 2024」五星首獎肯定,並計劃取得LEED白金級標章、鑽石級綠建築標章、鑽石級智慧建築標章、鑽石級碳足跡標章、1+級低碳建築標章、耐震標章等六大建築認證。 冠德民權商辦大樓建築設計聯袂東京代表性都更案「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和「麻布台之丘」(Azabudai Hills)的推手株式會社日本設計(NIHON SEKKEI, INC.)合作,其靈感源自大樹形象,將地面、陽臺及屋頂高度綠化,巧妙融匯成共享休憩的「根」、可供駐足的「枝」、以及登高瞭望的「樹冠」,營造與自然共生的複合式空間。 該建築採用多項低碳及智慧技術,如循環建材、節能電梯、智慧路燈、室內LED照明、省水標章衛浴設備、溫溼度偵測連動空調、智慧化監控及系統整合、回收雨水澆灌用水替代率100%等,達到低碳節能成效,長期為企業營運節省成本。 「很多人誤以為綠建築的建材、工法及維護成本較高,但事實上,一個好的綠建築能為企業省下成本,帶來更多效益及競爭力。」陳重仁說。 當落實ESG的頂級企業進駐冠德民權商辦大樓,有望產生群聚效益,作為企業交流的絕佳場域。冠德民權商辦大樓的一樓戶外空間結合休憩花園與老樹廣場,作為休閒、遊憩及社交場所,企業員工得以欣賞綠意盎然的景致,享受友善舒適的辦公氣氛;頂樓除設有「材料圖書館」(Material Library),更有多功能會議室及開放式交流空間,兼具工作、交流及展覽的功能,未來更將舉辦專題講座與論壇,促進產業人才交流,為企業合作創造契機,帶動台灣經濟發展。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好文推薦 企業「逐綠而居」!進駐綠色商辦為ESG加分 ESG「永續裝修」蔚為風潮!Lululemon、HSBC榮獲LEED室內裝修黃金級認證 永續即是競爭力: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KE大樓獲LEED黃金級認證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Scroll to Top

Subscribe Newsletter

Subscribe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