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ESG, Green Buildings, Intelligent Buildings,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 Sustainability

運動場館也必須是綠建築

【轉載】 2024年4月25日 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季刊 文/ 陳重仁 地球已經進入氣候緊急(Climate Emergency)階段,全球氣候災難頻傳,聯合國在近年來每次的氣候大會(COP),也都呼籲各國應該積極全面減碳,以減緩地球升溫所帶來的氣候災害,因此設定了 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的大目標,在去年的氣候大會COP28中,也訂下了2030年再生能源產能提升兩倍和能源效率增加一倍的短期目標。人們享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生活方便,以及所有的享樂活動同時,都會造成碳排,因此,減碳已經是所有地球公民的責任,尤其是發達國家。   目前距離2050年只剩下不到30年的時間,距離2030年更只剩下6年時間,政府多年前已經開始提倡的節能減碳活動,除了要求碳排放量高的製造業減碳之外,也包括學校、商場、辦公室以及住家等建築等在使用階段所產生的碳排,之後連蓋房子都要計算碳排了。 2050淨零碳排的影響範圍是全面性的,目前國際上包括體育賽事等,除了加強永續環保措施之外,也都需要計算碳排。國際上最早啟動永續議題的體育活動,便是奧林匹克運動會,2000年雪梨奧運,是奧運比較正式全面性地在硬體建設導入永續設計,從此之後,每屆的奧運會場,規定都要導入永續設計,場館都要是綠建築。 當年在建設奧運會場時,便開始把多項環保與節能減碳設計融入奧運場館與相關設施的設計,以及考量到舉辦賽事後如何因應賽事高峰期後的需量降低,而轉換營運方式,以持續經營以及避免空間運用的浪費,例如奧運主場館的設計,設計容量是11萬人,是現今最大的奧運主場館,透過部份的活動式建築與座位設計,讓場館可以因應需求改變容量;主場館周邊的夜間照明,幾乎都是透過精巧設計的太陽能整合式照明設施與儲能系統,達到近乎100%再生能源供電。會場也盡可能收集雨水,以供沖廁與澆灌、清潔等用途,以及避免大雨產生的暴雨逕流將汙染物沖刷至附近的水體。 雪梨奧運會場另一個亮點是在他的選手村。雪梨奧運選手村在規畫的時候就想到,奧運結束後,不會有大量的選手進駐,因此必須考慮日後的轉型經營,以免增加日後營運單位的負擔,便設計成日後可以轉成不動產銷售的模式,在基地規劃的時候分區規畫,有些區域是要保留仍是選手村,有些區域則是之後可以銷售;建築設計部分採用獨棟透天或連棟方式設計,採用類似住宅的平面設計,而非像一般宿舍,除了讓選手住在裡面可以有社交活動之外,日後也容易轉變成可銷售建案。這些選手村的房子,每戶屋頂都有太陽能板與太陽能熱水器,選手村也用收集的雨水供應給每戶作為沖廁與澆灌使用,連選手村內的公園都使用回收水澆灌,簡單說,這裡的每一棟房子都是節能減碳的綠建築。 自此之後,每一屆奧運會場區的規劃設計,都必須考量綠色設計,每一棟運動場館也都要是綠建築。2012年倫敦奧運主場館,甚至考量了循環經濟,在奧運會期是一個可容納8萬人的場館,之後減少為25,000人,設計上是由中心一個25,000人的永久場館,外圍架設有一個可拆卸的輕鋼構作為附加55,000座位的看台,這看台將在奧運會結束後可被拆除於他處再利用。 回到國內,目前新的體育場館與運動中心,因為是公共程關係,均必須取得綠建築標章,但是仍有許多老舊運動場館,仍非綠建築,甚至相當耗能,部分原因是委託經營單位在硬體上的權利義務關係,缺乏節能改善的機制與誘因,這是一個國內體育界必須思考的地方,看可以如何提升每座運動場館的能效,或是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政府已於前年公布了建築能效標準與計算方法,因此在方法學上面已經有所依據,新建場館法規上已有要求,唯既有場館的能效改善,仍需體育界人士與主管機關一起努力。 國內的運動賽事碳盤查方法學,已經由台灣超馬協會與清華大學開發完成,並且已獲得環境部認可,所以我們可以立即做的,是幫每一場運動賽事進行碳盤查,進而逐漸減碳,以及減少賽後廢棄物的產生量,以跟國際賽事接軌;當我們參與每一個運動賽事,無論是路跑或球賽等,也都必須把減碳作為,以及減少無謂的資源消耗放在心上,為地球環保與降溫做出貢獻,給後代子孫保留一個健康的地球。

MORE →
碳盤查

企業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挑戰,碳盤查是重要起手勢

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因應政策法規、供應鏈、國際貿易的要求,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各大企業積極進行碳盤查,尤其環保署於2022年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包含發電業、水泥業、鋼鐵業、煉油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等行業,首當其衝,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之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以上者,應每年進行碳盤查。 2022年金管會也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從2023年開始,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個體公司依照資本額的多寡,要分階段完成盤查並在年報揭露。2027年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且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2029年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且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 #碳盤查是什麼? 「所謂碳盤查,如同有個人要減肥,他要先秤重,知道自己體重多少,以此為基礎,施行減重計畫;企業要減碳前,必須知道公司日常產生多少碳排,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減碳目標。」SSDC澄毓碳盤查服務部顏煜唐博士說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三次締約國大會中所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及第十七次締約國大會第十五號決議甲烷、二氧化碳、全氟碳化物、氧化亞氮、三氟化氮、六氟化硫、氫氟碳化物等七種氣體為溫室氣體,環保署現階段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為類別一、類別二。類別一為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指製程中的排放、逸散源、燃料源、移動源等;類別二為輸入能源間溫室氣體排放,指企業外購電力、外購蒸氣等能源的間接排放。另外ISO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中,劃分出類別三運輸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別四組織使用產品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別五使用來自組織產品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以及類別六其他來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碳盤查是減碳重要的第一步,幫助企業掌握自身溫室氣體排放的狀況,再進一步擬定減碳計畫。 #碳盤查的作業流程為何? 碳盤查的第一步就是召開「啟始會議」,以此凝聚領導者與企業同仁的共識,並確認專案組成人員。參與碳盤查專案者,有財務部、稽查室、管理部、廠務等單位,依各企業組織架構而不同;十分建議企業的高階主管加入,可藉由高階主管的指示,方便調動各部門的人員及資料,以利於碳盤查進行。碳盤查有下列五個步驟,以下為說明。 邊界設定:界定要盤查的範圍,要設立「單一邊界條件」,例如公司在台北、高雄都有工廠時,會議上要決定是否兩間工廠都要盤查,透過這樣的溝通,確保所有參與者對於碳盤查的過程有共同的理解。 排放源鑑別:鑑別邊界範圍內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源,如類別一、二、三等。 排放量計算:鑑別排放源後,需蒐集溫室氣體排放源使用之原燃物料使用量、排放係數,以計算邊界內之溫室氣體排放量,分為四個計算步驟,決定排放量計算方式、蒐集活動數據、選擇合適的排放係數以及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 建立清冊/撰寫報告書: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結果,並將盤查的方法、系統、數據、估算、假設等過程全部紀錄下來,未來還可以提供外部查證或內部稽核需求。 查證說明:是否須由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證,都應視依據其盤查規範而定。根據環保署納管事業應於規定期限內(每年8月底前)於指定資訊平台完成盤查登錄作業,並於指定資訊平台公開;金管會要求揭露對象則須按其規劃,完成溫室氣體查證,且盤查邊界須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其排放資訊將揭露於其年報中;其他跨國企業對供應鏈要求或自願性盤查者,則視其規範或意願決定是否查證、登錄、揭露。 與SSDC澄毓合作的京城建設、長虹建設、眾孚企業、景旭發實業等從上到下都很積極配合,一般來說要完成碳盤查、永續報告書,從啟始會議到結案要花上約六個月的時間,但與京城合作時,澄毓僅花了兩個月就做出京城建設2022年第一本的永續報告書;眾孚企業在董事長劉紹民及高階主管的積極參與下,也是在三個月內完成碳盤查,再再顯示出澄毓的專業是值得企業信賴。 #做好碳盤查,背後效益可觀 透過跨部門的合作完成碳盤查,好的效益隨之而來,不僅加深參與者對於氣候變化及企業在減少碳排放中扮演角色的理解,更增強公司內部對於環境責任和永續發展目標的認同感。 做完碳盤查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商機也會跟著增加,在全球都在推動碳盤查的情況下,早一步行動的公司,容易優先被其他企業選擇合作,可能來自上游客戶的要求,當越快做好準備,就能越快打進供應鏈,搶占商機。 ▲顏煜唐博士分享企業做碳盤查能帶來哪些優勢。 #推薦好文 以ISO14064碳盤查 提升企業ESG競爭力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起手式——碳盤查五口訣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碳盤查

企業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挑戰,碳盤查是重要起手勢

  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因應政策法規、供應鏈、國際貿易的要求,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各大企業積極進行碳盤查,尤其環保署於2022年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包含發電業、水泥業、鋼鐵業、煉油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等行業,首當其衝,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之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以上者,應每年進行碳盤查。 2022年金管會也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從2023年開始,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個體公司依照資本額的多寡,要分階段完成盤查並在年報揭露。2027年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且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2029年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且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 #碳盤查是什麼?  「所謂碳盤查,如同有個人要減肥,他要先秤重,知道自己體重多少,以此為基礎,施行減重計畫;企業要減碳前,必須知道公司日常產生多少碳排,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減碳目標。」SSDC澄毓碳盤查服務部顏煜唐博士說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三次締約國大會中所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及第十七次締約國大會第十五號決議甲烷、二氧化碳、全氟碳化物、氧化亞氮、三氟化氮、六氟化硫、氫氟碳化物等七種氣體為溫室氣體,環保署現階段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為類別一、類別二。類別一為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指製程中的排放、逸散源、燃料源、移動源等;類別二為輸入能源間溫室氣體排放,指企業外購電力、外購蒸氣等能源的間接排放。另外ISO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中,劃分出類別三運輸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別四組織使用產品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別五使用來自組織產品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以及類別六其他來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碳盤查是減碳重要的第一步,幫助企業掌握自身溫室氣體排放的狀況,再進一步擬定減碳計畫。 #碳盤查的作業流程為何? 碳盤查的第一步就是召開「啟始會議」,以此凝聚領導者與企業同仁的共識,並確認專案組成人員。參與碳盤查專案者,有財務部、稽查室、管理部、廠務等單位,依各企業組織架構而不同;十分建議企業的高階主管加入,可藉由高階主管的指示,方便調動各部門的人員及資料,以利於碳盤查進行。碳盤查有下列五個步驟,以下為說明。 邊界設定:界定要盤查的範圍,要設立「單一邊界條件」,例如公司在台北、高雄都有工廠時,會議上要決定是否兩間工廠都要盤查,透過這樣的溝通,確保所有參與者對於碳盤查的過程有共同的理解。 排放源鑑別:鑑別邊界範圍內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源,如類別一、二、三等。 排放量計算:鑑別排放源後,需蒐集溫室氣體排放源使用之原燃物料使用量、排放係數,以計算邊界內之溫室氣體排放量,分為四個計算步驟,決定排放量計算方式、蒐集活動數據、選擇合適的排放係數以及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 建立清冊/撰寫報告書: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結果,並將盤查的方法、系統、數據、估算、假設等過程全部紀錄下來,未來還可以提供外部查證或內部稽核需求。 查證說明:是否須由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證,都應視依據其盤查規範而定。根據環保署納管事業應於規定期限內(每年8月底前)於指定資訊平台完成盤查登錄作業,並於指定資訊平台公開;金管會要求揭露對象則須按其規劃,完成溫室氣體查證,且盤查邊界須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其排放資訊將揭露於其年報中;其他跨國企業對供應鏈要求或自願性盤查者,則視其規範或意願決定是否查證、登錄、揭露。 與SSDC澄毓合作的京城建設、長虹建設、眾孚企業、景旭發實業等從上到下都很積極配合,一般來說要完成碳盤查、永續報告書,從啟始會議到結案要花上約六個月的時間,但與京城合作時,澄毓僅花了兩個月就做出京城建設2022年第一本的永續報告書;眾孚企業在董事長劉紹民及高階主管的積極參與下,也是在三個月內完成碳盤查,再再顯示出澄毓的專業是值得企業信賴。 #做好碳盤查,背後效益可觀 透過跨部門的合作完成碳盤查,好的效益隨之而來,不僅加深參與者對於氣候變化及企業在減少碳排放中扮演角色的理解,更增強公司內部對於環境責任和永續發展目標的認同感。 做完碳盤查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商機也會跟著增加,在全球都在推動碳盤查的情況下,早一步行動的公司,容易優先被其他企業選擇合作,可能來自上游客戶的要求,當越快做好準備,就能越快打進供應鏈,搶占商機。 ▲顏煜唐博士分享企業做碳盤查能帶來哪些優勢。 #推薦好文 以ISO14064碳盤查 提升企業ESG競爭力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起手式——碳盤查五口訣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再生能源起步走,建築韌性再升級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日前接受雜誌WindTaiwan專訪,分享了他對綠建築的見解,以及對近日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看法,他說,「綠建築關心的五大面向,是好的設計師都應該要做到的。」本期就讓我們來看看綠建築的永續精神如何在法規、實務上獲得實踐。   #Green:地球環保與人本健康的結合 目前所有的綠色標準都環繞著兩大主軸,也就是重視對地球好的「地球環保」,以及重視對自己好的「人本健康」,而綠建築也不例外。綠建築主張的五大面向包括基地環境、節水、節能、材料、室內環境品質,其中前4項屬於地球環保,室內環境品質則與人本健康相關。 在台灣,因應法規政策及相關獎勵配套,EEWH綠建築標章愈加普及;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則受到多數高科技產業、金融、外商企業、高樓層商辦的青睞,傳統產業也逐漸重視採用。 目前的綠建築認證多以新建建築為主,台灣既有建築約佔總體97%,尤其台北多是集合住宅,許多戶住在同一棟大樓裡,要一起改變住宅外殼設計很不容易。因此陳重仁建議,有意願改善居住環境的住戶可以從下列幾點著手:(1)節能部分:窗戶貼隔熱膜、在屋頂或輕隔間裡頭塞隔熱棉;(2)節水部分:換節水水龍頭和馬桶;(3)室內環境品質:經常更換空調濾網、除溼、保持通風;(4)採用經國家認證的綠色建材、健康建材。 綠建築不僅對環境友善,長期而言也是經濟的選擇,部分先進國家的保險公司會降低綠建築產險費用,因為保險公司認為綠建築比較不容易發生意外。去年開始,台灣的銀行陸續針對開發商及建商推出「永續連結貸款」,針對購買綠建築的民眾,提供較優惠的貸款利率。   #淨零建築成國際趨勢,帶動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隨著氣候變遷使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各國紛紛提出2050淨零碳的施政目標,而台灣也在2022年由國發會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同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發布「台灣淨零建築轉型路徑是參考日本、美國、歐盟及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以下簡稱IEA)等國際發展概念,先建築節能50%,其餘用電再以再生能源抵減,至2050年達成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既有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為達到淨零建築,需結合再生能源發展。雖然台灣政府目前尚無針對既有建築改造的誘因及措施,但陸續有新的法規及制度推出,如建築能效標示制度、《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訂「新建、增建、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新法案通過之後,也將帶動國內太陽能面板BIPV產業蓬勃發展。   #讓再生能源走入家戶,綠電深耕台灣 陳重仁表示,我們一般都是依賴台電公司的供電,一旦停電就只能靠柴油發電機短暫供電。《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要在新建建築上新增太陽能板,就是讓發電的部分責任回歸用電的建築上。未來因為極端氣候的影響,可能必須面對電網不穩定、缺電的難題,如果我們能結合建築的儲能設備,在停電的情況下繼續供電,度過急用時刻。 陳重仁補充道,這個議題其實就和最近新興的「韌性設計」有關,具備韌性設計的建築,能夠在遭遇不確定衝擊時,展現「容受力」及「回復力」,使衝擊影響最小化,並且盡快達到新的平衡。建築結合太陽能發電、儲能、氫能源系統,應是提升韌性的一個好方法。 前陣子流行的農地、魚塭種電,是將農村的電送往都市和台電分配使用,經過這麼遠的路途,電力定有所耗損外,亦影響農地、魚塭生態環境。因台灣的緯度的關係,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高,此外,陳重仁建議,也可以考慮在建築立面架設,雖然效率不如屋頂,但立面面積大,發展太陽能發電也有一定效果。 「未來的房子就像電動車。」陳重仁總結,建築除重視美學、舒適外,須兼顧綠能、智慧等需求。SSDC澄毓在這方面已耕耘超過15年,他觀察台灣的綠建築風潮是由高科技產業帶頭做,傳統產業、建商在近十年才慢慢跟上。以前建商都會以高級建材作為銷售噱頭,現在則開始以ESG、綠建材、樂齡為訴求,顯示出一種價值觀的改變。做綠建築,無論是「對地球好」還是「對自己好」,後果都與我們密切相關。 ▲陳重仁總經理說明建築整合太陽能系統的知識 #推薦好文 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通過對建築產業的影響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關於零碳賽局,您準備好了沒?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再生能源起步走,建築韌性再升級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日前接受雜誌WindTaiwan專訪,分享了他對綠建築的見解,以及對近日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看法,他說,「綠建築關心的五大面向,是好的設計師都應該要做到的。」本期就讓我們來看看綠建築的永續精神如何在法規、實務上獲得實踐。   #Green:地球環保與人本健康的結合 目前所有的綠色標準都環繞著兩大主軸,也就是重視對地球好的「地球環保」,以及重視對自己好的「人本健康」,而綠建築也不例外。綠建築主張的五大面向包括基地環境、節水、節能、材料、室內環境品質,其中前4項屬於地球環保,室內環境品質則與人本健康相關。 在台灣,因應法規政策及相關獎勵配套,EEWH綠建築標章愈加普及;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則受到多數高科技產業、金融、外商企業、高樓層商辦的青睞,傳統產業也逐漸重視採用。 目前的綠建築認證多以新建建築為主,台灣既有建築約佔總體97%,尤其台北多是集合住宅,許多戶住在同一棟大樓裡,要一起改變住宅外殼設計很不容易。因此陳重仁建議,有意願改善居住環境的住戶可以從下列幾點著手:(1)節能部分:窗戶貼隔熱膜、在屋頂或輕隔間裡頭塞隔熱棉;(2)節水部分:換節水水龍頭和馬桶;(3)室內環境品質:經常更換空調濾網、除溼、保持通風;(4)採用經國家認證的綠色建材、健康建材。 綠建築不僅對環境友善,長期而言也是經濟的選擇,部分先進國家的保險公司會降低綠建築產險費用,因為保險公司認為綠建築比較不容易發生意外。去年開始,台灣的銀行陸續針對開發商及建商推出「永續連結貸款」,針對購買綠建築的民眾,提供較優惠的貸款利率。   #淨零建築成國際趨勢,帶動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隨著氣候變遷使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各國紛紛提出2050淨零碳的施政目標,而台灣也在2022年由國發會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同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發布「台灣淨零建築轉型路徑是參考日本、美國、歐盟及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以下簡稱IEA)等國際發展概念,先建築節能50%,其餘用電再以再生能源抵減,至2050年達成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既有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為達到淨零建築,需結合再生能源發展。雖然台灣政府目前尚無針對既有建築改造的誘因及措施,但陸續有新的法規及制度推出,如建築能效標示制度、《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訂「新建、增建、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新法案通過之後,也將帶動國內太陽能面板BIPV產業蓬勃發展。   #讓再生能源走入家戶,綠電深耕台灣 陳重仁表示,我們一般都是依賴台電公司的供電,一旦停電就只能靠柴油發電機短暫供電。《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要在新建建築上新增太陽能板,就是讓發電的部分責任回歸用電的建築上。未來因為極端氣候的影響,可能必須面對電網不穩定、缺電的難題,如果我們能結合建築的儲能設備,在停電的情況下繼續供電,度過急用時刻。 陳重仁補充道,這個議題其實就和最近新興的「韌性設計」有關,具備韌性設計的建築,能夠在遭遇不確定衝擊時,展現「容受力」及「回復力」,使衝擊影響最小化,並且盡快達到新的平衡。建築結合太陽能發電、儲能、氫能源系統,應是提升韌性的一個好方法。 前陣子流行的農地、魚塭種電,是將農村的電送往都市和台電分配使用,經過這麼遠的路途,電力定有所耗損外,亦影響農地、魚塭生態環境。因台灣的緯度的關係,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高,此外,陳重仁建議,也可以考慮在建築立面架設,雖然效率不如屋頂,但立面面積大,發展太陽能發電也有一定效果。 「未來的房子就像電動車。」陳重仁總結,建築除重視美學、舒適外,須兼顧綠能、智慧等需求。SSDC澄毓在這方面已耕耘超過15年,他觀察台灣的綠建築風潮是由高科技產業帶頭做,傳統產業、建商在近十年才慢慢跟上。以前建商都會以高級建材作為銷售噱頭,現在則開始以ESG、綠建材、樂齡為訴求,顯示出一種價值觀的改變。做綠建築,無論是「對地球好」還是「對自己好」,後果都與我們密切相關。 ▲陳重仁總經理說明建築整合太陽能系統的知識 #推薦好文 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通過對建築產業的影響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關於零碳賽局,您準備好了沒?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以ISO14064碳盤查 提升企業ESG競爭力

蔡英文總統於5月19日宣布將成立「碳交易平台」,由台灣證券交易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於2023年中完成設立登記。行政院長陳建仁於4月22日出席「氣候變遷署」籌備處揭牌儀式表示,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在今年(2023)10月上路,供應鏈減碳需求強烈,因此在環境部組改完成前,先成立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及早讓《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各項子法、碳盤查、碳費徵收等工作如期推展。 依環保署規劃,台灣碳費制度預計2024年上路,首波將被徵收碳費的是年排放量高於2.5萬公噸企業,共287家的碳排大戶。面對鋪天蓋地的「碳新聞」,企業要如何因應未來法規,避免承受高昂的碳成本?甚麼是碳盤查?企業如何透過組織碳盤查,為未來ESG企業戰略布局及跟進法規而準備? #哪些企業需要進行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一般而言,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受到政府關注企業,碳排大戶如電力、鋼鐵、水泥、石化以及上市櫃公司;第二類是來自上游客戶要求,須提出碳盤查等企業體檢資料,如蘋果供應鏈、台積電供應鏈等;第三類為自我要求型,也就是企業為了永續經營以及提前做好業務市場的開拓,自行針對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以創造出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眾孚董事長高度重視積極配合 快速於三個月內完成碳盤查 眾孚企業有限公司便是屬於第三類自我要求型。眾孚企業生產高低壓電器套組、高低壓匯流排與橋架設備等商品。該公司研發團隊長期投入電力設備研發及生產,採用國際上成熟的科技和工藝來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具有豐富的技術服務能力,業務拓展至兩岸及海外國際市場,具備從研發至產銷一條龍服務的公司。 首次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小組成立會議上,即感受到眾孚劉紹民董事長的前瞻思維與領導意志。劉董事長在會議上宣布:「即使眾孚尚未被政府列管,也還沒有被客戶要求,但身為臺灣企業,需要主動參與政府推動2050淨零碳排的計畫;高階主管須全程參與,確保輔導過程順暢,有效率完成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一般約需六個月的輔導及認證期,眾孚在澄毓綠建築顧問的輔導下,三個月便取得認證。期間,逐一進行碳排放源的造冊及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七大類溫室氣體計算,對於每筆的資料的佐證,謹慎以對,確實查核,確保在第三方查證時能夠達到95%(含)以上的合理保證等級。 第三方查證初審時,僅僅發現一個小缺失,立即改善後,眾孚順利通過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95%(含)以上的合理保證等級。碳排放量,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13.723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0.1269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為13.8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2023年碳交易所成立 建築成本因碳稅而增加 年中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將開始徵收碳稅,碳排量大戶如水泥、鋼鐵及石化,都是建築物的主要構成原料,不僅要揭露產品碳足跡及計算碳排放量,建築成本將不可避免的隨之而上。SSDC澄毓在輔導綠建築、綠工廠已經累積超過千例,擁有豐富的實績經驗,對建築產業相當了解,從設計規劃到輔導認證,包括使用那些綠建材,導入碳標籤、碳足跡的產品,在綠色服務這塊,從一開始就為業主做好規畫及布局,有效管理及控制成本,為業主在ESG策略上精打細算。想了解更多碳盤查服務… ▲顏煜唐博士說明企業碳盤查內幕 #推薦好文 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起手式——碳盤查五口訣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關於零碳賽局,您準備好了沒?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以ISO14064碳盤查 提升企業ESG競爭力

蔡英文總統於5月19日宣布將成立「碳交易平台」,由台灣證券交易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於2023年中完成設立登記。行政院長陳建仁於4月22日出席「氣候變遷署」籌備處揭牌儀式表示,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在今年(2023)10月上路,供應鏈減碳需求強烈,因此在環境部組改完成前,先成立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及早讓《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各項子法、碳盤查、碳費徵收等工作如期推展。 依環保署規劃,台灣碳費制度預計2024年上路,首波將被徵收碳費的是年排放量高於2.5萬公噸企業,共287家的碳排大戶。面對鋪天蓋地的「碳新聞」,企業要如何因應未來法規,避免承受高昂的碳成本?甚麼是碳盤查?企業如何透過組織碳盤查,為未來ESG企業戰略布局及跟進法規而準備? #哪些企業需要進行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一般而言,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受到政府關注企業,碳排大戶如電力、鋼鐵、水泥、石化以及上市櫃公司;第二類是來自上游客戶要求,須提出碳盤查等企業體檢資料,如蘋果供應鏈、台積電供應鏈等;第三類為自我要求型,也就是企業為了永續經營以及提前做好業務市場的開拓,自行針對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以創造出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眾孚董事長高度重視積極配合 快速於三個月內完成碳盤查 眾孚企業有限公司便是屬於第三類自我要求型。眾孚企業生產高低壓電器套組、高低壓匯流排與橋架設備等商品。該公司研發團隊長期投入電力設備研發及生產,採用國際上成熟的科技和工藝來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具有豐富的技術服務能力,業務拓展至兩岸及海外國際市場,具備從研發至產銷一條龍服務的公司。 首次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小組成立會議上,即感受到眾孚劉紹民董事長的前瞻思維與領導意志。劉董事長在會議上宣布:「即使眾孚尚未被政府列管,也還沒有被客戶要求,但身為臺灣企業,需要主動參與政府推動2050淨零碳排的計畫;高階主管須全程參與,確保輔導過程順暢,有效率完成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一般約需六個月的輔導及認證期,眾孚在澄毓綠建築顧問的輔導下,三個月便取得認證。期間,逐一進行碳排放源的造冊及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七大類溫室氣體計算,對於每筆的資料的佐證,謹慎以對,確實查核,確保在第三方查證時能夠達到95%(含)以上的合理保證等級。 第三方查證初審時,僅僅發現一個小缺失,立即改善後,眾孚順利通過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95%(含)以上的合理保證等級。碳排放量,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13.723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0.1269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為13.8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2023年碳交易所成立 建築成本因碳稅而增加 年中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將開始徵收碳稅,碳排量大戶如水泥、鋼鐵及石化,都是建築物的主要構成原料,不僅要揭露產品碳足跡及計算碳排放量,建築成本將不可避免的隨之而上。SSDC澄毓在輔導綠建築、綠工廠已經累積超過千例,擁有豐富的實績經驗,對建築產業相當了解,從設計規劃到輔導認證,包括使用那些綠建材,導入碳標籤、碳足跡的產品,在綠色服務這塊,從一開始就為業主做好規畫及布局,有效管理及控制成本,為業主在ESG策略上精打細算。想了解更多碳盤查服務… ▲顏煜唐博士說明企業碳盤查的內幕 #推薦好文 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起手式——碳盤查五口訣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關於零碳賽局,您準備好了沒?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一次搞懂BERS建築能效標示,全球公認最有效的建築節能工具

內政部於世界地球日宣布,今年(2023)7月起,臺灣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必須取得「新建建築能效2級」以上標示,國家住都中心招標的社會住宅及公辦都更建物,將率先全面導入「新建住宅效能標示1級」制度,擔任起建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住宿類建築則在2025年起全面適用。究竟什麼是「建築能效」呢? SEE GREEN特別專訪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郭柏巖,為我們解惑。 世界各國為因應氣候變遷,紛紛在建築部門的節能減碳目標下猛藥,「建築能效標示制度」(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雖各國名稱不一,但殊途同歸,是全球公認對建築節能減碳最有效的工具。台灣採用的「建築碳足跡認證」與「建築能效標示(BERS)」,將成為台灣淨零碳排建築政策的兩枝箭,引領建築產業朝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BERS就像電器節能標章,分成1+~7級,1+級能效建築為能效最高、最不耗能的建築,凡取得台灣綠建築標章者,至少能達到BERS的4級標準。歐洲明文規定須標示在建築廣告及合約中,台灣則尚無明確應用規範。 #2023年7月1日起,台灣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率先施行BERS BERS分為「新建建築能源標示」和「既有建築能源標示」兩種,其中又分非住宅類及住宅類。時任綠建築審查委員的郭柏巖副教授說到:「推動建築能源標示BERS,應從新建建築下手,並且由公部門帶頭做起要,先公後私,以大帶小,方能見其成效。」新建建築可以在台灣綠建築標章九大指標的基礎下,強化外殼、空調及照明節能效益;新建社會住宅作為政策前期評估指標,以IH感應電磁爐替代傳統瓦斯爐,鼓勵採用能源標章等級高的熱水器或熱泵式熱水器,取代老舊較耗能的儲備型熱水器,都可將碳排降低許多,BERS能效指標也能從3級提升至2級甚至1+級。 而既有建築評估項目納入後續人員使用行為,舉例來說,電費單就是一個可以拿來評估能效的標準(能源單據評估),每次以近兩年的電費單進行定期檢驗。郭柏巖比喻,BERS制度就像是身體健康檢查,可以告訴你整體「病況」,具體改善方法則要請專家診斷,對症下藥,在耗能痛點處做實質改善。以傳統上來說能耗較高的旅館業為例,旅館熱水24小時不斷循環,是最耗能的設備,經過專家只是調整後,節能成效可能一次從BERS能效指標5級跳到2級。 這套包含新建建築與既有建物的建築能效評估,可將建築能源規範能力提升至超過90%。但以電費單計算的能源單據評估事實上非常複雜耗時,郭柏巖指出,目前台灣建築中心正研擬推動簡易版的能效標示制度(S-BERSe),由合格技師到場認證後即可取得標章,今年將從公部門的既有建築開始試行。畢竟全台灣有一千多萬棟既有建築,若不簡化程序,制度將難以普及。 #民眾超有感的建築能效標示,業主腳步加快跟上 為達到BERS優良等級,建築成本控制是門學問,例使用更好的建材和設備,裝置能耗監控系統,並落實後續設備養護,達到未來20年甚至更長,整體能耗下降,自然能反映在電費單及居住品質上。 以台灣目前的用電量及趨勢,電費只會不斷調漲,而BERS就是民眾看得懂且有感的標示,可以住得更省更安心。除了前期設計外,BERS也重視後期人員養護,如定期更替耗損零件、耗能電器,養成隨手關燈、設定合理冷氣溫度等習慣,都有助於達到更好的建築能效。 接受專訪的郭柏巖表示,自己追隨林憲德老師在綠建築領域長年耕耘,深受啟發,因此也投入這個領域,希望能推動更完善的制度,結合產官學,共同打造低碳節能建築,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而努力。(有關BERS服務項目)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一次搞懂BERS建築能效標示,全球公認最有效的建築節能工具

內政部於世界地球日宣布,今年(2023)7月起,臺灣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必須取得「新建建築能效2級」以上標示,國家住都中心招標的社會住宅及公辦都更建物,將率先全面導入「新建住宅效能標示1級」制度,擔任起建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住宿類建築則在2025年起全面適用。究竟什麼是「建築能效」呢? SEE GREEN特別專訪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郭柏巖,為我們解惑。 世界各國為因應氣候變遷,紛紛在建築部門的節能減碳目標下猛藥,「建築能效標示制度」(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雖各國名稱不一,但殊途同歸,是全球公認對建築節能減碳最有效的工具。台灣採用的「建築碳足跡認證」與「建築能效標示(BERS)」,將成為台灣淨零碳排建築政策的兩枝箭,引領建築產業朝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BERS就像電器節能標章,分成1+~7級,1+級能效建築為能效最高、最不耗能的建築,凡取得台灣綠建築標章者,至少能達到BERS的4級標準。歐洲明文規定須標示在建築廣告及合約中,台灣則尚無明確應用規範。 #2023年7月1日起,台灣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率先施行BERS BERS分為「新建建築能源標示」和「既有建築能源標示」兩種,其中又分非住宅類及住宅類。時任綠建築審查委員的郭柏巖副教授說到:「推動建築能源標示BERS,應從新建建築下手,並且由公部門帶頭做起要,先公後私,以大帶小,方能見其成效。」新建建築可以在台灣綠建築標章九大指標的基礎下,強化外殼、空調及照明節能效益;新建建築可以在台灣綠建築標章九大指標的基礎下,強化外殼、空調及照明節能效益;新建社會住宅作為政策前期評估指標,以IH感應電磁爐替代傳統瓦斯爐,鼓勵採用能源標章等級高的熱水器或熱泵式熱水器,取代老舊較耗能的儲備型熱水器,都可將碳排降低許多,BERS能效指標也能從3級提升至2級甚至1+級。 而既有建築評估項目納入後續人員使用行為,舉例來說,電費單就是一個可以拿來評估能效的標準(能源單據評估),每次以近兩年的電費單進行定期檢驗。郭柏巖比喻,BERS制度就像是身體健康檢查,可以告訴你整體「病況」,具體改善方法則要請專家診斷,對症下藥,在耗能痛點處做實質改善。以傳統上來說能耗較高的旅館業為例,旅館熱水24小時不斷循環,是最耗能的設備,經過專家只是調整後,節能成效可能一次從BERS能效指標5級跳到2級。 這套包含新建建築與既有建物的建築能效評估,可將建築能源規範能力提升至超過90%。但以電費單計算的能源單據評估事實上非常複雜耗時,郭柏巖指出,目前台灣建築中心正研擬推動簡易版的能效標示制度(S-BERSe),由合格技師到場認證後即可取得標章,今年將從公部門的既有建築開始試行。畢竟全台灣有一千多萬棟既有建築,若不簡化程序,制度將難以普及。 #民眾超有感的建築能效標示,業主腳步加快跟上 為達到BERS優良等級,建築成本控制是門學問,例使用更好的建材和設備,裝置能耗監控系統,並落實後續設備養護,達到未來20年甚至更長,整體能耗下降,自然能反映在電費單及居住品質上。 以台灣目前的用電量及趨勢,電費只會不斷調漲,而BERS就是民眾看得懂且有感的標示,可以住得更省更安心。除了前期設計外,BERS也重視後期人員養護,如定期更替耗損零件、耗能電器,養成隨手關燈、設定合理冷氣溫度等習慣,都有助於達到更好的建築能效。 接受專訪的郭柏巖表示,自己追隨林憲德老師在綠建築領域長年耕耘,深受啟發,因此也投入這個領域,希望能推動更完善的制度,結合產官學,共同打造低碳節能建築,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而努力。(有關BERS服務項目)

MORE →

運動場館也必須是綠建築

【轉載】 2024年4月25日 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季刊 文/ 陳重仁 地球已經進入氣候緊急(Climate Emergency)階段,全球氣候災難頻傳,聯合國在近年來每次的氣候大會(COP),也都呼籲各國應該積極全面減碳,以減緩地球升溫所帶來的氣候災害,因此設定了 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的大目標,在去年的氣候大會COP28中,也訂下了2030年再生能源產能提升兩倍和能源效率增加一倍的短期目標。人們享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生活方便,以及所有的享樂活動同時,都會造成碳排,因此,減碳已經是所有地球公民的責任,尤其是發達國家。   目前距離2050年只剩下不到30年的時間,距離2030年更只剩下6年時間,政府多年前已經開始提倡的節能減碳活動,除了要求碳排放量高的製造業減碳之外,也包括學校、商場、辦公室以及住家等建築等在使用階段所產生的碳排,之後連蓋房子都要計算碳排了。 2050淨零碳排的影響範圍是全面性的,目前國際上包括體育賽事等,除了加強永續環保措施之外,也都需要計算碳排。國際上最早啟動永續議題的體育活動,便是奧林匹克運動會,2000年雪梨奧運,是奧運比較正式全面性地在硬體建設導入永續設計,從此之後,每屆的奧運會場,規定都要導入永續設計,場館都要是綠建築。 當年在建設奧運會場時,便開始把多項環保與節能減碳設計融入奧運場館與相關設施的設計,以及考量到舉辦賽事後如何因應賽事高峰期後的需量降低,而轉換營運方式,以持續經營以及避免空間運用的浪費,例如奧運主場館的設計,設計容量是11萬人,是現今最大的奧運主場館,透過部份的活動式建築與座位設計,讓場館可以因應需求改變容量;主場館周邊的夜間照明,幾乎都是透過精巧設計的太陽能整合式照明設施與儲能系統,達到近乎100%再生能源供電。會場也盡可能收集雨水,以供沖廁與澆灌、清潔等用途,以及避免大雨產生的暴雨逕流將汙染物沖刷至附近的水體。 雪梨奧運會場另一個亮點是在他的選手村。雪梨奧運選手村在規畫的時候就想到,奧運結束後,不會有大量的選手進駐,因此必須考慮日後的轉型經營,以免增加日後營運單位的負擔,便設計成日後可以轉成不動產銷售的模式,在基地規劃的時候分區規畫,有些區域是要保留仍是選手村,有些區域則是之後可以銷售;建築設計部分採用獨棟透天或連棟方式設計,採用類似住宅的平面設計,而非像一般宿舍,除了讓選手住在裡面可以有社交活動之外,日後也容易轉變成可銷售建案。這些選手村的房子,每戶屋頂都有太陽能板與太陽能熱水器,選手村也用收集的雨水供應給每戶作為沖廁與澆灌使用,連選手村內的公園都使用回收水澆灌,簡單說,這裡的每一棟房子都是節能減碳的綠建築。 自此之後,每一屆奧運會場區的規劃設計,都必須考量綠色設計,每一棟運動場館也都要是綠建築。2012年倫敦奧運主場館,甚至考量了循環經濟,在奧運會期是一個可容納8萬人的場館,之後減少為25,000人,設計上是由中心一個25,000人的永久場館,外圍架設有一個可拆卸的輕鋼構作為附加55,000座位的看台,這看台將在奧運會結束後可被拆除於他處再利用。 回到國內,目前新的體育場館與運動中心,因為是公共程關係,均必須取得綠建築標章,但是仍有許多老舊運動場館,仍非綠建築,甚至相當耗能,部分原因是委託經營單位在硬體上的權利義務關係,缺乏節能改善的機制與誘因,這是一個國內體育界必須思考的地方,看可以如何提升每座運動場館的能效,或是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政府已於前年公布了建築能效標準與計算方法,因此在方法學上面已經有所依據,新建場館法規上已有要求,唯既有場館的能效改善,仍需體育界人士與主管機關一起努力。 國內的運動賽事碳盤查方法學,已經由台灣超馬協會與清華大學開發完成,並且已獲得環境部認可,所以我們可以立即做的,是幫每一場運動賽事進行碳盤查,進而逐漸減碳,以及減少賽後廢棄物的產生量,以跟國際賽事接軌;當我們參與每一個運動賽事,無論是路跑或球賽等,也都必須把減碳作為,以及減少無謂的資源消耗放在心上,為地球環保與降溫做出貢獻,給後代子孫保留一個健康的地球。

MORE →
碳盤查

企業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挑戰,碳盤查是重要起手勢

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因應政策法規、供應鏈、國際貿易的要求,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各大企業積極進行碳盤查,尤其環保署於2022年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包含發電業、水泥業、鋼鐵業、煉油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等行業,首當其衝,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之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以上者,應每年進行碳盤查。 2022年金管會也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從2023年開始,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個體公司依照資本額的多寡,要分階段完成盤查並在年報揭露。2027年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且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2029年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且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 #碳盤查是什麼? 「所謂碳盤查,如同有個人要減肥,他要先秤重,知道自己體重多少,以此為基礎,施行減重計畫;企業要減碳前,必須知道公司日常產生多少碳排,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減碳目標。」SSDC澄毓碳盤查服務部顏煜唐博士說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三次締約國大會中所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及第十七次締約國大會第十五號決議甲烷、二氧化碳、全氟碳化物、氧化亞氮、三氟化氮、六氟化硫、氫氟碳化物等七種氣體為溫室氣體,環保署現階段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為類別一、類別二。類別一為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指製程中的排放、逸散源、燃料源、移動源等;類別二為輸入能源間溫室氣體排放,指企業外購電力、外購蒸氣等能源的間接排放。另外ISO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中,劃分出類別三運輸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別四組織使用產品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別五使用來自組織產品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以及類別六其他來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碳盤查是減碳重要的第一步,幫助企業掌握自身溫室氣體排放的狀況,再進一步擬定減碳計畫。 #碳盤查的作業流程為何? 碳盤查的第一步就是召開「啟始會議」,以此凝聚領導者與企業同仁的共識,並確認專案組成人員。參與碳盤查專案者,有財務部、稽查室、管理部、廠務等單位,依各企業組織架構而不同;十分建議企業的高階主管加入,可藉由高階主管的指示,方便調動各部門的人員及資料,以利於碳盤查進行。碳盤查有下列五個步驟,以下為說明。 邊界設定:界定要盤查的範圍,要設立「單一邊界條件」,例如公司在台北、高雄都有工廠時,會議上要決定是否兩間工廠都要盤查,透過這樣的溝通,確保所有參與者對於碳盤查的過程有共同的理解。 排放源鑑別:鑑別邊界範圍內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源,如類別一、二、三等。 排放量計算:鑑別排放源後,需蒐集溫室氣體排放源使用之原燃物料使用量、排放係數,以計算邊界內之溫室氣體排放量,分為四個計算步驟,決定排放量計算方式、蒐集活動數據、選擇合適的排放係數以及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 建立清冊/撰寫報告書: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結果,並將盤查的方法、系統、數據、估算、假設等過程全部紀錄下來,未來還可以提供外部查證或內部稽核需求。 查證說明:是否須由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證,都應視依據其盤查規範而定。根據環保署納管事業應於規定期限內(每年8月底前)於指定資訊平台完成盤查登錄作業,並於指定資訊平台公開;金管會要求揭露對象則須按其規劃,完成溫室氣體查證,且盤查邊界須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其排放資訊將揭露於其年報中;其他跨國企業對供應鏈要求或自願性盤查者,則視其規範或意願決定是否查證、登錄、揭露。 與SSDC澄毓合作的京城建設、長虹建設、眾孚企業、景旭發實業等從上到下都很積極配合,一般來說要完成碳盤查、永續報告書,從啟始會議到結案要花上約六個月的時間,但與京城合作時,澄毓僅花了兩個月就做出京城建設2022年第一本的永續報告書;眾孚企業在董事長劉紹民及高階主管的積極參與下,也是在三個月內完成碳盤查,再再顯示出澄毓的專業是值得企業信賴。 #做好碳盤查,背後效益可觀 透過跨部門的合作完成碳盤查,好的效益隨之而來,不僅加深參與者對於氣候變化及企業在減少碳排放中扮演角色的理解,更增強公司內部對於環境責任和永續發展目標的認同感。 做完碳盤查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商機也會跟著增加,在全球都在推動碳盤查的情況下,早一步行動的公司,容易優先被其他企業選擇合作,可能來自上游客戶的要求,當越快做好準備,就能越快打進供應鏈,搶占商機。 ▲顏煜唐博士分享企業做碳盤查能帶來哪些優勢。 #推薦好文 以ISO14064碳盤查 提升企業ESG競爭力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起手式——碳盤查五口訣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碳盤查

企業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挑戰,碳盤查是重要起手勢

  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因應政策法規、供應鏈、國際貿易的要求,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各大企業積極進行碳盤查,尤其環保署於2022年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包含發電業、水泥業、鋼鐵業、煉油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等行業,首當其衝,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之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以上者,應每年進行碳盤查。 2022年金管會也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從2023年開始,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個體公司依照資本額的多寡,要分階段完成盤查並在年報揭露。2027年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且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2029年達到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且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 #碳盤查是什麼?  「所謂碳盤查,如同有個人要減肥,他要先秤重,知道自己體重多少,以此為基礎,施行減重計畫;企業要減碳前,必須知道公司日常產生多少碳排,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減碳目標。」SSDC澄毓碳盤查服務部顏煜唐博士說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三次締約國大會中所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及第十七次締約國大會第十五號決議甲烷、二氧化碳、全氟碳化物、氧化亞氮、三氟化氮、六氟化硫、氫氟碳化物等七種氣體為溫室氣體,環保署現階段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為類別一、類別二。類別一為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指製程中的排放、逸散源、燃料源、移動源等;類別二為輸入能源間溫室氣體排放,指企業外購電力、外購蒸氣等能源的間接排放。另外ISO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中,劃分出類別三運輸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別四組織使用產品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別五使用來自組織產品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以及類別六其他來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碳盤查是減碳重要的第一步,幫助企業掌握自身溫室氣體排放的狀況,再進一步擬定減碳計畫。 #碳盤查的作業流程為何? 碳盤查的第一步就是召開「啟始會議」,以此凝聚領導者與企業同仁的共識,並確認專案組成人員。參與碳盤查專案者,有財務部、稽查室、管理部、廠務等單位,依各企業組織架構而不同;十分建議企業的高階主管加入,可藉由高階主管的指示,方便調動各部門的人員及資料,以利於碳盤查進行。碳盤查有下列五個步驟,以下為說明。 邊界設定:界定要盤查的範圍,要設立「單一邊界條件」,例如公司在台北、高雄都有工廠時,會議上要決定是否兩間工廠都要盤查,透過這樣的溝通,確保所有參與者對於碳盤查的過程有共同的理解。 排放源鑑別:鑑別邊界範圍內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源,如類別一、二、三等。 排放量計算:鑑別排放源後,需蒐集溫室氣體排放源使用之原燃物料使用量、排放係數,以計算邊界內之溫室氣體排放量,分為四個計算步驟,決定排放量計算方式、蒐集活動數據、選擇合適的排放係數以及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 建立清冊/撰寫報告書: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結果,並將盤查的方法、系統、數據、估算、假設等過程全部紀錄下來,未來還可以提供外部查證或內部稽核需求。 查證說明:是否須由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查證,都應視依據其盤查規範而定。根據環保署納管事業應於規定期限內(每年8月底前)於指定資訊平台完成盤查登錄作業,並於指定資訊平台公開;金管會要求揭露對象則須按其規劃,完成溫室氣體查證,且盤查邊界須與財務報表範圍一致,其排放資訊將揭露於其年報中;其他跨國企業對供應鏈要求或自願性盤查者,則視其規範或意願決定是否查證、登錄、揭露。 與SSDC澄毓合作的京城建設、長虹建設、眾孚企業、景旭發實業等從上到下都很積極配合,一般來說要完成碳盤查、永續報告書,從啟始會議到結案要花上約六個月的時間,但與京城合作時,澄毓僅花了兩個月就做出京城建設2022年第一本的永續報告書;眾孚企業在董事長劉紹民及高階主管的積極參與下,也是在三個月內完成碳盤查,再再顯示出澄毓的專業是值得企業信賴。 #做好碳盤查,背後效益可觀 透過跨部門的合作完成碳盤查,好的效益隨之而來,不僅加深參與者對於氣候變化及企業在減少碳排放中扮演角色的理解,更增強公司內部對於環境責任和永續發展目標的認同感。 做完碳盤查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商機也會跟著增加,在全球都在推動碳盤查的情況下,早一步行動的公司,容易優先被其他企業選擇合作,可能來自上游客戶的要求,當越快做好準備,就能越快打進供應鏈,搶占商機。 ▲顏煜唐博士分享企業做碳盤查能帶來哪些優勢。 #推薦好文 以ISO14064碳盤查 提升企業ESG競爭力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起手式——碳盤查五口訣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再生能源起步走,建築韌性再升級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日前接受雜誌WindTaiwan專訪,分享了他對綠建築的見解,以及對近日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看法,他說,「綠建築關心的五大面向,是好的設計師都應該要做到的。」本期就讓我們來看看綠建築的永續精神如何在法規、實務上獲得實踐。   #Green:地球環保與人本健康的結合 目前所有的綠色標準都環繞著兩大主軸,也就是重視對地球好的「地球環保」,以及重視對自己好的「人本健康」,而綠建築也不例外。綠建築主張的五大面向包括基地環境、節水、節能、材料、室內環境品質,其中前4項屬於地球環保,室內環境品質則與人本健康相關。 在台灣,因應法規政策及相關獎勵配套,EEWH綠建築標章愈加普及;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則受到多數高科技產業、金融、外商企業、高樓層商辦的青睞,傳統產業也逐漸重視採用。 目前的綠建築認證多以新建建築為主,台灣既有建築約佔總體97%,尤其台北多是集合住宅,許多戶住在同一棟大樓裡,要一起改變住宅外殼設計很不容易。因此陳重仁建議,有意願改善居住環境的住戶可以從下列幾點著手:(1)節能部分:窗戶貼隔熱膜、在屋頂或輕隔間裡頭塞隔熱棉;(2)節水部分:換節水水龍頭和馬桶;(3)室內環境品質:經常更換空調濾網、除溼、保持通風;(4)採用經國家認證的綠色建材、健康建材。 綠建築不僅對環境友善,長期而言也是經濟的選擇,部分先進國家的保險公司會降低綠建築產險費用,因為保險公司認為綠建築比較不容易發生意外。去年開始,台灣的銀行陸續針對開發商及建商推出「永續連結貸款」,針對購買綠建築的民眾,提供較優惠的貸款利率。   #淨零建築成國際趨勢,帶動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隨著氣候變遷使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各國紛紛提出2050淨零碳的施政目標,而台灣也在2022年由國發會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同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發布「台灣淨零建築轉型路徑是參考日本、美國、歐盟及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以下簡稱IEA)等國際發展概念,先建築節能50%,其餘用電再以再生能源抵減,至2050年達成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既有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為達到淨零建築,需結合再生能源發展。雖然台灣政府目前尚無針對既有建築改造的誘因及措施,但陸續有新的法規及制度推出,如建築能效標示制度、《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訂「新建、增建、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新法案通過之後,也將帶動國內太陽能面板BIPV產業蓬勃發展。   #讓再生能源走入家戶,綠電深耕台灣 陳重仁表示,我們一般都是依賴台電公司的供電,一旦停電就只能靠柴油發電機短暫供電。《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要在新建建築上新增太陽能板,就是讓發電的部分責任回歸用電的建築上。未來因為極端氣候的影響,可能必須面對電網不穩定、缺電的難題,如果我們能結合建築的儲能設備,在停電的情況下繼續供電,度過急用時刻。 陳重仁補充道,這個議題其實就和最近新興的「韌性設計」有關,具備韌性設計的建築,能夠在遭遇不確定衝擊時,展現「容受力」及「回復力」,使衝擊影響最小化,並且盡快達到新的平衡。建築結合太陽能發電、儲能、氫能源系統,應是提升韌性的一個好方法。 前陣子流行的農地、魚塭種電,是將農村的電送往都市和台電分配使用,經過這麼遠的路途,電力定有所耗損外,亦影響農地、魚塭生態環境。因台灣的緯度的關係,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高,此外,陳重仁建議,也可以考慮在建築立面架設,雖然效率不如屋頂,但立面面積大,發展太陽能發電也有一定效果。 「未來的房子就像電動車。」陳重仁總結,建築除重視美學、舒適外,須兼顧綠能、智慧等需求。SSDC澄毓在這方面已耕耘超過15年,他觀察台灣的綠建築風潮是由高科技產業帶頭做,傳統產業、建商在近十年才慢慢跟上。以前建商都會以高級建材作為銷售噱頭,現在則開始以ESG、綠建材、樂齡為訴求,顯示出一種價值觀的改變。做綠建築,無論是「對地球好」還是「對自己好」,後果都與我們密切相關。 ▲陳重仁總經理說明建築整合太陽能系統的知識 #推薦好文 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通過對建築產業的影響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關於零碳賽局,您準備好了沒?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再生能源起步走,建築韌性再升級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日前接受雜誌WindTaiwan專訪,分享了他對綠建築的見解,以及對近日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看法,他說,「綠建築關心的五大面向,是好的設計師都應該要做到的。」本期就讓我們來看看綠建築的永續精神如何在法規、實務上獲得實踐。   #Green:地球環保與人本健康的結合 目前所有的綠色標準都環繞著兩大主軸,也就是重視對地球好的「地球環保」,以及重視對自己好的「人本健康」,而綠建築也不例外。綠建築主張的五大面向包括基地環境、節水、節能、材料、室內環境品質,其中前4項屬於地球環保,室內環境品質則與人本健康相關。 在台灣,因應法規政策及相關獎勵配套,EEWH綠建築標章愈加普及;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則受到多數高科技產業、金融、外商企業、高樓層商辦的青睞,傳統產業也逐漸重視採用。 目前的綠建築認證多以新建建築為主,台灣既有建築約佔總體97%,尤其台北多是集合住宅,許多戶住在同一棟大樓裡,要一起改變住宅外殼設計很不容易。因此陳重仁建議,有意願改善居住環境的住戶可以從下列幾點著手:(1)節能部分:窗戶貼隔熱膜、在屋頂或輕隔間裡頭塞隔熱棉;(2)節水部分:換節水水龍頭和馬桶;(3)室內環境品質:經常更換空調濾網、除溼、保持通風;(4)採用經國家認證的綠色建材、健康建材。 綠建築不僅對環境友善,長期而言也是經濟的選擇,部分先進國家的保險公司會降低綠建築產險費用,因為保險公司認為綠建築比較不容易發生意外。去年開始,台灣的銀行陸續針對開發商及建商推出「永續連結貸款」,針對購買綠建築的民眾,提供較優惠的貸款利率。   #淨零建築成國際趨勢,帶動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隨著氣候變遷使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各國紛紛提出2050淨零碳的施政目標,而台灣也在2022年由國發會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同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發布「台灣淨零建築轉型路徑是參考日本、美國、歐盟及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以下簡稱IEA)等國際發展概念,先建築節能50%,其餘用電再以再生能源抵減,至2050年達成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既有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為達到淨零建築,需結合再生能源發展。雖然台灣政府目前尚無針對既有建築改造的誘因及措施,但陸續有新的法規及制度推出,如建築能效標示制度、《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訂「新建、增建、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新法案通過之後,也將帶動國內太陽能面板BIPV產業蓬勃發展。   #讓再生能源走入家戶,綠電深耕台灣 陳重仁表示,我們一般都是依賴台電公司的供電,一旦停電就只能靠柴油發電機短暫供電。《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要在新建建築上新增太陽能板,就是讓發電的部分責任回歸用電的建築上。未來因為極端氣候的影響,可能必須面對電網不穩定、缺電的難題,如果我們能結合建築的儲能設備,在停電的情況下繼續供電,度過急用時刻。 陳重仁補充道,這個議題其實就和最近新興的「韌性設計」有關,具備韌性設計的建築,能夠在遭遇不確定衝擊時,展現「容受力」及「回復力」,使衝擊影響最小化,並且盡快達到新的平衡。建築結合太陽能發電、儲能、氫能源系統,應是提升韌性的一個好方法。 前陣子流行的農地、魚塭種電,是將農村的電送往都市和台電分配使用,經過這麼遠的路途,電力定有所耗損外,亦影響農地、魚塭生態環境。因台灣的緯度的關係,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高,此外,陳重仁建議,也可以考慮在建築立面架設,雖然效率不如屋頂,但立面面積大,發展太陽能發電也有一定效果。 「未來的房子就像電動車。」陳重仁總結,建築除重視美學、舒適外,須兼顧綠能、智慧等需求。SSDC澄毓在這方面已耕耘超過15年,他觀察台灣的綠建築風潮是由高科技產業帶頭做,傳統產業、建商在近十年才慢慢跟上。以前建商都會以高級建材作為銷售噱頭,現在則開始以ESG、綠建材、樂齡為訴求,顯示出一種價值觀的改變。做綠建築,無論是「對地球好」還是「對自己好」,後果都與我們密切相關。 ▲陳重仁總經理說明建築整合太陽能系統的知識 #推薦好文 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通過對建築產業的影響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關於零碳賽局,您準備好了沒?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以ISO14064碳盤查 提升企業ESG競爭力

蔡英文總統於5月19日宣布將成立「碳交易平台」,由台灣證券交易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於2023年中完成設立登記。行政院長陳建仁於4月22日出席「氣候變遷署」籌備處揭牌儀式表示,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在今年(2023)10月上路,供應鏈減碳需求強烈,因此在環境部組改完成前,先成立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及早讓《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各項子法、碳盤查、碳費徵收等工作如期推展。 依環保署規劃,台灣碳費制度預計2024年上路,首波將被徵收碳費的是年排放量高於2.5萬公噸企業,共287家的碳排大戶。面對鋪天蓋地的「碳新聞」,企業要如何因應未來法規,避免承受高昂的碳成本?甚麼是碳盤查?企業如何透過組織碳盤查,為未來ESG企業戰略布局及跟進法規而準備? #哪些企業需要進行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一般而言,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受到政府關注企業,碳排大戶如電力、鋼鐵、水泥、石化以及上市櫃公司;第二類是來自上游客戶要求,須提出碳盤查等企業體檢資料,如蘋果供應鏈、台積電供應鏈等;第三類為自我要求型,也就是企業為了永續經營以及提前做好業務市場的開拓,自行針對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以創造出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眾孚董事長高度重視積極配合 快速於三個月內完成碳盤查 眾孚企業有限公司便是屬於第三類自我要求型。眾孚企業生產高低壓電器套組、高低壓匯流排與橋架設備等商品。該公司研發團隊長期投入電力設備研發及生產,採用國際上成熟的科技和工藝來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具有豐富的技術服務能力,業務拓展至兩岸及海外國際市場,具備從研發至產銷一條龍服務的公司。 首次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小組成立會議上,即感受到眾孚劉紹民董事長的前瞻思維與領導意志。劉董事長在會議上宣布:「即使眾孚尚未被政府列管,也還沒有被客戶要求,但身為臺灣企業,需要主動參與政府推動2050淨零碳排的計畫;高階主管須全程參與,確保輔導過程順暢,有效率完成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一般約需六個月的輔導及認證期,眾孚在澄毓綠建築顧問的輔導下,三個月便取得認證。期間,逐一進行碳排放源的造冊及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七大類溫室氣體計算,對於每筆的資料的佐證,謹慎以對,確實查核,確保在第三方查證時能夠達到95%(含)以上的合理保證等級。 第三方查證初審時,僅僅發現一個小缺失,立即改善後,眾孚順利通過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95%(含)以上的合理保證等級。碳排放量,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13.723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0.1269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為13.8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2023年碳交易所成立 建築成本因碳稅而增加 年中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將開始徵收碳稅,碳排量大戶如水泥、鋼鐵及石化,都是建築物的主要構成原料,不僅要揭露產品碳足跡及計算碳排放量,建築成本將不可避免的隨之而上。SSDC澄毓在輔導綠建築、綠工廠已經累積超過千例,擁有豐富的實績經驗,對建築產業相當了解,從設計規劃到輔導認證,包括使用那些綠建材,導入碳標籤、碳足跡的產品,在綠色服務這塊,從一開始就為業主做好規畫及布局,有效管理及控制成本,為業主在ESG策略上精打細算。想了解更多碳盤查服務… ▲顏煜唐博士說明企業碳盤查內幕 #推薦好文 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起手式——碳盤查五口訣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關於零碳賽局,您準備好了沒?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以ISO14064碳盤查 提升企業ESG競爭力

蔡英文總統於5月19日宣布將成立「碳交易平台」,由台灣證券交易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於2023年中完成設立登記。行政院長陳建仁於4月22日出席「氣候變遷署」籌備處揭牌儀式表示,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在今年(2023)10月上路,供應鏈減碳需求強烈,因此在環境部組改完成前,先成立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及早讓《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各項子法、碳盤查、碳費徵收等工作如期推展。 依環保署規劃,台灣碳費制度預計2024年上路,首波將被徵收碳費的是年排放量高於2.5萬公噸企業,共287家的碳排大戶。面對鋪天蓋地的「碳新聞」,企業要如何因應未來法規,避免承受高昂的碳成本?甚麼是碳盤查?企業如何透過組織碳盤查,為未來ESG企業戰略布局及跟進法規而準備? #哪些企業需要進行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一般而言,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受到政府關注企業,碳排大戶如電力、鋼鐵、水泥、石化以及上市櫃公司;第二類是來自上游客戶要求,須提出碳盤查等企業體檢資料,如蘋果供應鏈、台積電供應鏈等;第三類為自我要求型,也就是企業為了永續經營以及提前做好業務市場的開拓,自行針對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以創造出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眾孚董事長高度重視積極配合 快速於三個月內完成碳盤查 眾孚企業有限公司便是屬於第三類自我要求型。眾孚企業生產高低壓電器套組、高低壓匯流排與橋架設備等商品。該公司研發團隊長期投入電力設備研發及生產,採用國際上成熟的科技和工藝來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具有豐富的技術服務能力,業務拓展至兩岸及海外國際市場,具備從研發至產銷一條龍服務的公司。 首次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小組成立會議上,即感受到眾孚劉紹民董事長的前瞻思維與領導意志。劉董事長在會議上宣布:「即使眾孚尚未被政府列管,也還沒有被客戶要求,但身為臺灣企業,需要主動參與政府推動2050淨零碳排的計畫;高階主管須全程參與,確保輔導過程順暢,有效率完成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 一般約需六個月的輔導及認證期,眾孚在澄毓綠建築顧問的輔導下,三個月便取得認證。期間,逐一進行碳排放源的造冊及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七大類溫室氣體計算,對於每筆的資料的佐證,謹慎以對,確實查核,確保在第三方查證時能夠達到95%(含)以上的合理保證等級。 第三方查證初審時,僅僅發現一個小缺失,立即改善後,眾孚順利通過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95%(含)以上的合理保證等級。碳排放量,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13.723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0.1269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為13.8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2023年碳交易所成立 建築成本因碳稅而增加 年中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將開始徵收碳稅,碳排量大戶如水泥、鋼鐵及石化,都是建築物的主要構成原料,不僅要揭露產品碳足跡及計算碳排放量,建築成本將不可避免的隨之而上。SSDC澄毓在輔導綠建築、綠工廠已經累積超過千例,擁有豐富的實績經驗,對建築產業相當了解,從設計規劃到輔導認證,包括使用那些綠建材,導入碳標籤、碳足跡的產品,在綠色服務這塊,從一開始就為業主做好規畫及布局,有效管理及控制成本,為業主在ESG策略上精打細算。想了解更多碳盤查服務… ▲顏煜唐博士說明企業碳盤查的內幕 #推薦好文 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起手式——碳盤查五口訣 搶佔「淨零碳排」全球先機,台灣企業你跟上了嗎? 關於零碳賽局,您準備好了沒?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一次搞懂BERS建築能效標示,全球公認最有效的建築節能工具

內政部於世界地球日宣布,今年(2023)7月起,臺灣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必須取得「新建建築能效2級」以上標示,國家住都中心招標的社會住宅及公辦都更建物,將率先全面導入「新建住宅效能標示1級」制度,擔任起建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住宿類建築則在2025年起全面適用。究竟什麼是「建築能效」呢? SEE GREEN特別專訪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郭柏巖,為我們解惑。 世界各國為因應氣候變遷,紛紛在建築部門的節能減碳目標下猛藥,「建築能效標示制度」(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雖各國名稱不一,但殊途同歸,是全球公認對建築節能減碳最有效的工具。台灣採用的「建築碳足跡認證」與「建築能效標示(BERS)」,將成為台灣淨零碳排建築政策的兩枝箭,引領建築產業朝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BERS就像電器節能標章,分成1+~7級,1+級能效建築為能效最高、最不耗能的建築,凡取得台灣綠建築標章者,至少能達到BERS的4級標準。歐洲明文規定須標示在建築廣告及合約中,台灣則尚無明確應用規範。 #2023年7月1日起,台灣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率先施行BERS BERS分為「新建建築能源標示」和「既有建築能源標示」兩種,其中又分非住宅類及住宅類。時任綠建築審查委員的郭柏巖副教授說到:「推動建築能源標示BERS,應從新建建築下手,並且由公部門帶頭做起要,先公後私,以大帶小,方能見其成效。」新建建築可以在台灣綠建築標章九大指標的基礎下,強化外殼、空調及照明節能效益;新建社會住宅作為政策前期評估指標,以IH感應電磁爐替代傳統瓦斯爐,鼓勵採用能源標章等級高的熱水器或熱泵式熱水器,取代老舊較耗能的儲備型熱水器,都可將碳排降低許多,BERS能效指標也能從3級提升至2級甚至1+級。 而既有建築評估項目納入後續人員使用行為,舉例來說,電費單就是一個可以拿來評估能效的標準(能源單據評估),每次以近兩年的電費單進行定期檢驗。郭柏巖比喻,BERS制度就像是身體健康檢查,可以告訴你整體「病況」,具體改善方法則要請專家診斷,對症下藥,在耗能痛點處做實質改善。以傳統上來說能耗較高的旅館業為例,旅館熱水24小時不斷循環,是最耗能的設備,經過專家只是調整後,節能成效可能一次從BERS能效指標5級跳到2級。 這套包含新建建築與既有建物的建築能效評估,可將建築能源規範能力提升至超過90%。但以電費單計算的能源單據評估事實上非常複雜耗時,郭柏巖指出,目前台灣建築中心正研擬推動簡易版的能效標示制度(S-BERSe),由合格技師到場認證後即可取得標章,今年將從公部門的既有建築開始試行。畢竟全台灣有一千多萬棟既有建築,若不簡化程序,制度將難以普及。 #民眾超有感的建築能效標示,業主腳步加快跟上 為達到BERS優良等級,建築成本控制是門學問,例使用更好的建材和設備,裝置能耗監控系統,並落實後續設備養護,達到未來20年甚至更長,整體能耗下降,自然能反映在電費單及居住品質上。 以台灣目前的用電量及趨勢,電費只會不斷調漲,而BERS就是民眾看得懂且有感的標示,可以住得更省更安心。除了前期設計外,BERS也重視後期人員養護,如定期更替耗損零件、耗能電器,養成隨手關燈、設定合理冷氣溫度等習慣,都有助於達到更好的建築能效。 接受專訪的郭柏巖表示,自己追隨林憲德老師在綠建築領域長年耕耘,深受啟發,因此也投入這個領域,希望能推動更完善的制度,結合產官學,共同打造低碳節能建築,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而努力。(有關BERS服務項目)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MORE →

一次搞懂BERS建築能效標示,全球公認最有效的建築節能工具

內政部於世界地球日宣布,今年(2023)7月起,臺灣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必須取得「新建建築能效2級」以上標示,國家住都中心招標的社會住宅及公辦都更建物,將率先全面導入「新建住宅效能標示1級」制度,擔任起建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住宿類建築則在2025年起全面適用。究竟什麼是「建築能效」呢? SEE GREEN特別專訪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郭柏巖,為我們解惑。 世界各國為因應氣候變遷,紛紛在建築部門的節能減碳目標下猛藥,「建築能效標示制度」(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雖各國名稱不一,但殊途同歸,是全球公認對建築節能減碳最有效的工具。台灣採用的「建築碳足跡認證」與「建築能效標示(BERS)」,將成為台灣淨零碳排建築政策的兩枝箭,引領建築產業朝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BERS就像電器節能標章,分成1+~7級,1+級能效建築為能效最高、最不耗能的建築,凡取得台灣綠建築標章者,至少能達到BERS的4級標準。歐洲明文規定須標示在建築廣告及合約中,台灣則尚無明確應用規範。 #2023年7月1日起,台灣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率先施行BERS BERS分為「新建建築能源標示」和「既有建築能源標示」兩種,其中又分非住宅類及住宅類。時任綠建築審查委員的郭柏巖副教授說到:「推動建築能源標示BERS,應從新建建築下手,並且由公部門帶頭做起要,先公後私,以大帶小,方能見其成效。」新建建築可以在台灣綠建築標章九大指標的基礎下,強化外殼、空調及照明節能效益;新建建築可以在台灣綠建築標章九大指標的基礎下,強化外殼、空調及照明節能效益;新建社會住宅作為政策前期評估指標,以IH感應電磁爐替代傳統瓦斯爐,鼓勵採用能源標章等級高的熱水器或熱泵式熱水器,取代老舊較耗能的儲備型熱水器,都可將碳排降低許多,BERS能效指標也能從3級提升至2級甚至1+級。 而既有建築評估項目納入後續人員使用行為,舉例來說,電費單就是一個可以拿來評估能效的標準(能源單據評估),每次以近兩年的電費單進行定期檢驗。郭柏巖比喻,BERS制度就像是身體健康檢查,可以告訴你整體「病況」,具體改善方法則要請專家診斷,對症下藥,在耗能痛點處做實質改善。以傳統上來說能耗較高的旅館業為例,旅館熱水24小時不斷循環,是最耗能的設備,經過專家只是調整後,節能成效可能一次從BERS能效指標5級跳到2級。 這套包含新建建築與既有建物的建築能效評估,可將建築能源規範能力提升至超過90%。但以電費單計算的能源單據評估事實上非常複雜耗時,郭柏巖指出,目前台灣建築中心正研擬推動簡易版的能效標示制度(S-BERSe),由合格技師到場認證後即可取得標章,今年將從公部門的既有建築開始試行。畢竟全台灣有一千多萬棟既有建築,若不簡化程序,制度將難以普及。 #民眾超有感的建築能效標示,業主腳步加快跟上 為達到BERS優良等級,建築成本控制是門學問,例使用更好的建材和設備,裝置能耗監控系統,並落實後續設備養護,達到未來20年甚至更長,整體能耗下降,自然能反映在電費單及居住品質上。 以台灣目前的用電量及趨勢,電費只會不斷調漲,而BERS就是民眾看得懂且有感的標示,可以住得更省更安心。除了前期設計外,BERS也重視後期人員養護,如定期更替耗損零件、耗能電器,養成隨手關燈、設定合理冷氣溫度等習慣,都有助於達到更好的建築能效。 接受專訪的郭柏巖表示,自己追隨林憲德老師在綠建築領域長年耕耘,深受啟發,因此也投入這個領域,希望能推動更完善的制度,結合產官學,共同打造低碳節能建築,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而努力。(有關BERS服務項目)

MORE →
Scroll to Top

Subscribe Newsletter

Subscribe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