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能效法規落後世界二十年,台灣如何急起直追?

BERS建築能效標示制度的起源是歐盟,後來廣泛為各國採用,號稱是「最有效的建築節能工具」。早在2002年,歐盟就開始推廣「建築能效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簡稱EPBD),要求會員國開始使用「建築能源護照」(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簡稱EPC)。

如今台灣法規規定,7月起,公有新建辦公、服務類建築,必須取得「新建建築能效2級」以上標示,住宿類建築則在2025年起適用。這班姍姍來遲的火車,將如何改變台灣的建築產業?政府和企業都準備好迎接低碳建築了嗎?

▲圖/郭柏巖副教授提供

#根據法國經驗,透明度為成功關鍵

「建築能源護照」在法國有顯著成效的原因是,「資訊公開」觀念起步早,帶動房屋市場上能效等級A的物件大幅增加,互相競爭之下,國內房屋能效的整體提升。

法國的能效制度分成A到G級,2022年政府限制能效最差的F級和G級建築房租不能再調漲,即使換約租給別人也不行。2025年後,G級的物件也不能在租屋市場繼續出租,等同於強迫屋主改善建築能效,以維護市場建築品質。而2028年後,F級的房屋也無法再被租用。

歐盟統計了執行建築能效認證後各國房屋市場,發現每增加一級,房價增加2.9-8%不等;租金則提升1.5-4.4%不等。

台灣對資訊公開及能源效率的觀念起步較晚,BERS的實施鼓勵建築業對能源效率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關注,同時鼓勵建築資訊的透明化,對買賣市場將是一大挑戰,也是一大保障,上述意識抬頭將促使建築業採用更節能和環保的技術,對環境更友善。

▲圖/郭柏巖副教授提供

#完善法規才能跑得更快,日本這樣做

目前台灣針對合乎BERS標準的建築優惠幾乎是零,反觀國外案例,政府是軟硬兼施,強制規定公開、改善建築能效以外,也提供低利貸款、補助等誘因,以加速國內建築在能效方面的進步。

日本國土交通省2019年5月對《建築節能法》進行修訂,所有中等規模非住宅類建築物(300m2以上) 都必須強制計算建築耗能指數(BEI),並應符合建築節能法所定之節能基準、新增複合型建築物節能性能評價,並規定設計單位應將建築節能性能向建築所有人說明。政府針對大型、中型的建築提供不同的規定和獎勵罰則,為淨零碳排的目標設立了相當完整的政策配套。

而德國則提供優良能效等級的建築物更優惠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貸款條件,也有相關補助政策,讓業主、屋主更建屋、裝修時,更有動力去改善建築的能效條件。

台灣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上,不但慢而且不夠積極,空有法規外殼,缺乏實質配套政策。此外,要提升台灣整體建築能效,也不能只靠政府推動。

▲圖/郭柏巖副教授提供

#民間共同出力,產業環境再升級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跨國企業關注並要求良好的能源效率,使得「能效一級」成為建築業的競爭優勢之一。符合BERS標準的建築物可以提供更低的能源成本、降低環境污染,正面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

美國由民間團體發起的HERS系統(Home Energy Rating System),不經過政府而由民間團體RESNET培訓並認證的評分員進行評估。這項評估系統採取指數制,指數0為淨零能耗建築,指數100以內即是符合標準的參考建築,若超過100就要注意了!

除了被動遵守法規外,企業有社會責任追求更好的建築品質,BERS即是衡量的標準之一,主動提升能效,不但對環境有益,對業主和消費者都好處多多。

經過20年,台灣總算迎來建築能效法規,所以更要卯足全力急起直追,讓台灣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生力軍。(有關BERS服務項目)

測試圖片

回到頂端

Subscribe Newsletter

Subscribe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