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jQuery('#btn-back').on('click', function() { window.history.go(-1); return false; }); });

讓綠建築引領桃園邁向永續城市:TEDxNCU專訪SSDC澄毓總經理陳重仁

▲SSDC參與的桃園中壢一號社會住宅導入循環經濟模型。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於10月3日接受中央大學TEDxNCU的採訪,該團隊以聯合國SDGs第11項「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為題切入,展開一系列關於桃園產業轉型、建築升級的探討,陳重仁總經理更以多年綠建築及淨零永續的專業經驗,提供對桃園市發展為永續城市的未來想像。

 

#產業向減碳轉!綠工廠如何煉成?

美國未來學作家John Naisbitt認為「未來的競爭不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而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前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是全台工業生產GDP最高的城市,面臨轉型為永續城市的過程中,具備哪些競爭優勢呢?

桃園市是許多高科技廠的落腳地,台積電的先進封裝測試三廠即在桃園龍潭,未來更計畫讓1奈米廠進駐,廠房的節能減碳是這些國際企業持續關注及努力的重點,陳重仁以半導體廠為例,其廠房通常是高耗能、高耗水的,所有的半導體廠地下室都有個大水庫,因此綠建築廠房設計必須著重「節能」,以及水的循環再利用、汙染源排放的降低。

而傳統產業也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推手,過去投資在環保廠房較少,但為取得國際大廠認可,依然無法將節能減碳置身事外,它們的綠建築設計重點與高科技廠也有不小的差異,基本上電子廠無法自然通風採光,而傳產工廠反而需要自然通風採光。傳產相對來說屬於勞力密集的產業,如成衣、製鞋、皮革等,不僅有會發熱的設備,大量的工人也是一個熱源,而傳產工廠常見的問題就是散熱不良,因此「如何增加散熱以提升室內環境舒適度」就是首要課題,相關手法諸如增加自然通風機會、增加廠房隔熱效果等,都是傳產工廠常見的改善方式。

台灣一半以上的碳排來自工業,住商的碳排比例約占兩成,因此,減碳政策優先從工業下手,從獎勵性誘因到法規強制性要求,百行百業離不開的「建築」,是節能減碳的關鍵角色。

▲圖片來源: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以循環經濟,迎向永續城市

自從升格之後,桃園市便一直致力轉型為環保產業重鎮,轄內擁有48家廢棄物處理機構及497家再利用機構,以完善的管理機制妥善處理全市產生的廢棄物,並再製成資源化產品,是台灣目前廢棄物回收產業的最大基地。

「資源循環零廢棄」為台灣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之一,2022年已成立「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積極推動之。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廢棄物總量為3200萬公噸,事業廢棄物佔比69%,其中工業廢棄物佔87.2%,達1913萬公噸。在桃園市,目前產業廢棄物資源利用率可達87.5%。

根據SSDC澄毓多年輔導台積電建廠的經驗,其廢棄物回收率可達九成以上,與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相近。桃園資源回收產業遇到的困難是,廢棄物的產生量遠遠高於去化量,技術和成本因素,使廢棄物無法百分百循環成資源再利用。陳重仁認為,桃園市有機會將在地的資源回收產業與綠建築結合,將廢棄物再次做成建材使用,未來城市所需要的原料,在城市裡面就可以取得,也就是所謂的「城市挖礦City Mining」,切合「讓廢棄物變成資源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概念。桃園市近年興建的社會住宅,如SSDC澄毓參與的楊梅一號社宅、中壢一號社宅、桃園航空城安置宅等,便已導入「循環經濟」的要求。

桃園的淨遷入人數與生育率皆居六都之冠,是唯一自然增加率正成長的直轄市,對於建築物的需求也將隨之提高,當全世界的城市都以「永續」為目標時,建築物就是減碳的最佳標的,SSDC澄毓擁有最豐富的綠建築實務經驗。結合「資源循環零廢棄」理念,帶動經濟成長,與環境共生共存,致力於實踐聯合國SDGs第11項「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宗旨。

 

#好文推薦

要循環更要經濟:建築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與展望
建築物也要循環?淨零碳排的必經之路
淨零碳排與ESG、SDGs的熱潮,你跟上了嗎?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測試圖片

更多熱門訊息

回到頂端

Subscribe Newsletter

Subscribe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