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溪口鄉文化生活館
EEWH 黃金級認證
第六屆(2011)優良綠建築得獎作品

建築外觀
一、協助南臺灣第一棟榮獲特殊節能技術升等黃金級綠建築:
溪口鄉為一典型之農業鄉鎮,人口、產業皆非都會區維護模式。由於本館是來自中央政府補助的一座鄉級圖書館,但營運後的維護管理費用必須由鄉公所自行籌措,其中面臨的是空調的電費,亦是鄉公所無法負擔的,故設計之初業主特別要求考慮減低日後電費負擔的熱環境設計。SSDC澄毓剛接到綠適居邱先生的委託申請綠建築標章時,我們立即針對本案設計中「誘導式通風」、「雙層通風氣牆」及「結構碳排量降低38%」結構系統做了分析與整理,SSDC澄毓也著手協助本案進行特殊節能技術升等流程。
在審查過程中歷經北、中、南三區委員針對各自專業與升等項目進行繁複的討論,由於當時台灣綠建築在南台灣並無因特殊節能技術升等案例,因此經過漫長6個月等候,終於決定以「誘導式通風」作為核可條件,也看得出此番決議的慎重。SSDC與規劃團隊共同成長的也許並非是技術上的支援與顧問,與本案申請的期間可以確定的是,SSDC成功的創下協助南臺灣第一棟榮獲特殊節能技術升等黃金級綠建築寶貴的經驗。
二、SSDC建議特殊節能技術升等項目:
1. 雙重外牆系統及屋頂流動空氣層隔熱,降低室內太陽輻射熱負荷;
外牆隔熱U值計算式:
Ui=0.81 (W/m2.K) ,優於外牆隔熱基準77%
註:建築技術規則規定建築物外牆隔熱U值需小於3.5 (W/m2.K)


南側雙層牆上方通氣孔
2. 一方面採用誘導式通風系統(地中熱交換式空調系統、太陽能煙囪通風塔),將經過熱交換的空氣由地下室引入室內,有效達到室內空氣降溫、換氣、與24℃~26℃舒適度的條件。


將外氣引入地下室,並利用地中熱交換引入舒爽的空氣,再利用煙囪浮力效應達到自室內然換氣循環。
3. 結構碳排量僅為相同規模RC構的62.45%:
本案結構屋頂及建築物上半部採用集成材與輕鋼構,與整棟均採用鋼筋混凝土設計比較,經SSDC建議與規劃團隊協助,經估算整理可減少二氧化碳之排放量達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