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不可擋的綠建築認證七大趨勢,帶動營建業升級轉型
「積極且正確的淨零永續策略,能協助企業將氣候危機轉化為良機與商機,許多新一代的建設開發商已朝這個方向邁進,他們將成為2050淨零浪潮上的贏家!」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陳重仁總經理肯定道。 許多具歷史、規模較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已逐步交棒給第二代、第三代。新一代的掌舵者,除了傳承父執輩的經驗與使命,學有專精、自海外歷練歸國的他們,對於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WELL健康建築認證、國際不動產ESG 標準GRESB評鑑等認同感與接受度更高,在建案規畫設計過程中導入,更將這些標準視為建案標配,為台灣建設業注入新活力,在永續低碳的國際浪潮,帶動建築業進行綠色轉型。 「這股淨零碳排的浪潮,勢不可擋,不分北中南,各行各業都動起來囉!」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業務部李沅蓉經理綜觀近三年的市場發展分析道。 首先,內政部淨零相關政策的制定及施行,帶動低碳建築標示LEBR 、建築能效標示BERS的需求,除了耳熟能詳的綠建築認證、智慧建築標章,業主開始將低碳建築標示及建築能效標示納入其建築規劃的一環。 其次,因應國際供應鏈減碳要求,各產業如紡織、汽車零件、電子產品、資訊與通信產業,不但從新建建築開始規劃或是既有建築升級改造,建築類型從廠房、辦公室、總部大樓皆開始紛紛導入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WELL健康建築認證、智慧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標示等多認證,並同步進行組織及產品碳盤查,積極應戰碳有價時代。 第三,金融保險業從總行到分行,如玉山、上海商銀、第一、彰化、合作金庫、台新等皆積極響應台灣及國際淨零碳排政策,在新建建築導入綠建築認證、智慧建築標章、建築能效標示、WELL健康建築認證,在既有建築升級改造,並施行節能、節水、減碳等各項近零措施,並申請既有建築綠建築認證與建築能效標示。 第四,開發商在A級商辦區更積極導入國際型認證,並追求高等級,以符合國際企業形象與ESG及淨零政策要求,在銷售或租賃市場上同步提升綠色溢價率,贏得先機。而外商企業在入駐時,通常會另外取得LEED室內裝修版及WELL健康建築認證,照顧員工身心靈健康。 第五,在六都淨零自治條例的導引、容積獎勵、國際供應鏈要求,以及台積電、日月光等高科產業南移等多項因素驅動下,中南部對各項標章認證的需求日益增加。建設公司將「準綠建築」、「綠色ESG商辦」列為銷售訴求的預售建案,在大型企業進駐中南部地區後,亦進一步帶動當地綠色建築熱潮。 第六,COVID-19後疫情時代,企業更關注提供員工身心靈健康的辦公環境,許多企業在辦公樓中導入WELL健康認證與智慧建築認證,來提升並注重關懷員工健康與福祉。 第七,建設營造業擬主動規畫執行工地碳盤查,透過計算原物料、原料運輸、製造、資材運送以及施工耗能等五階段的碳排放量,從建築規劃開始導入綠建築設計,採用節能建材、低碳工法,從根本降低建築在興建、修繕、施工過程產生的蘊含碳。 環境部擬於12月預告第三批強制碳盤查名單,首度擴及非製造業,涵蓋高用電的百貨業、量販業、電信業、軌道運輸交通業、大型醫院及學校,預計 2025年施行。「近期有不少宗教組織來詢問綠建築服務,可見不分信仰,永續淨零都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李沅蓉笑著說。 面臨淨零碳排的機遇與挑戰,業主在尋求的綠建築顧問更有多重標準與考量。擁有各認證的專業資格證照、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是首要條件;第二,一站式全方位多認證整合的專業力,以協助業主整合各認證及相關法規的要求,確保項目推進順利與經濟效益最佳化;第三,替選工法的建議及成本分析;第四,跨認證的團隊協力運作,縮短各團隊間的溝通時間,提升作業效率;第五,提供具前瞻性的淨零解決方案,針對業主量身打造合適的淨零路徑圖,協助其達成減碳目標,降低碳成本、更提升企業競爭力。 #推薦好文 金融、國際奢華品牌LEED認證激增4倍,綠色融資驅動香港LEED天際線 企業如何提升ESG表現?長虹建設低碳營建起手式 一文搞懂7月上路LEBR低碳建築評估系統,讓減碳「治標又治本」!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