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發布未來住宅標準(Future Homes Standard),擬自2027年起,要求英格蘭地區新建半獨立式住宅或聯排別墅的屋頂需安裝太陽能板,且必須覆蓋建築物地面面積的 40%,儘管建造成本可能增加,但以三房半獨立式住宅而言,每年每戶能省下省 1,000 多英鎊(約台幣四萬元)的能源費用,新房屋主將在4年內收回額外成本。 為推動太陽光電能源轉型,我國行政院已於去(2024)年底核定2025至2028年「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總經費40.8億元,補助屋主與光電業者設置太陽能板,以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本期《SEE GREEN》邀請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陳重仁總經理,深入分析綠能屋頂的優點,以及中央與各地方政府推出了哪些鼓勵建造綠能屋頂的法規和政策。 ▲我國行政院已於去(2024)年底核定2025至2028年「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總經費40.8億元。圖片來源:行政院 提升城市能源韌性 綠能屋頂優點多 「除了節能減碳,現在的建築物也要負擔一部分自我發電的責任,這是全球趨勢。」陳重仁指出,傳統的集中式發電仰賴長距離輸電,建築若能自發電,可減少對外部供電系統的依賴,在緊急狀況下依然能維持正常運作,提升城市的能源韌性(energy resilience),增加城市對災害的應變彈性與恢復速度。 在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打造綠能屋頂,屋主可享有五大優點: 隔熱降溫:鋪設太陽能模組後減少屋頂輻射熱導入,可有效降低室溫約2-3度,而降溫1度約可省空調電力6%。 環保減碳:燃煤發電每發1 度電就會產生約528g 二氧化碳,太陽能為再生能源,每度電的碳足跡僅約 35g 二氧化碳,有效減少碳排。 額外收益:屋主也可自費裝設光電設備後售電給台電;或屋主不出資,僅出租屋頂供光電業者設置設備,可依合約收取穩定的租金或分享售電利潤。現在鼓勵自發電自用,可抵扣本身綠電需求,若無綠電需求,則可去登記轉換成綠電憑證出售。 提升安全:光電設備在安裝前通常會須由結構專業人員進行結構安全評估,以強化公共安全。 空間活化:屋頂鐵皮設置太陽光電,可有效活化屋頂閒置空間。 ▲在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打造綠能屋頂,屋主可享有五大優點:隔熱降溫、環保減碳、額外收益、提升安全與活化空間,圖片來源:Unsplash 中央政策與法規:四年40億加速設置屋頂光電 立法院於2023年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12-1條,增訂新建、增建、改建建築物在符合條件下,屋頂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2025年2月,行政院公布《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明定新建物建築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者,或改建、增建後屋頂面積達該標準者,每20平方公尺應設置1瓩。發電設備可設置於屋頂、雨遮、立面及地面等處,不限於屋頂,但綠能屋頂仍為既有建築實踐創能與節能的首選。 行政院亦核定114至117年「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總經費達40.8億元,每年10.2億元。補助對象為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下之屋主或光電業者,每瓩補助3,000元,每案最高補助30萬元,由經濟部撥款、地方政府執行,地方也可加碼補助並簡化申請流程。 綠能屋頂地方政策與實例:以新北與台南為例 新北市政府配合經濟部2018年起推出「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方案,成立專案團隊,盤點轄內工廠及住宅屋頂場域設置太陽光電的潛能與可行性,協助工廠及住宅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參與「新北市綠能屋頂推動計畫」並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屋主,免出資,只需提供屋頂參與綠能屋頂改造,即可獲得租金收益,至少10%電能躉購費率,回饋金長達20年,分享售電利潤。 而台南市政府善用日照時間長的優勢,繼2011年推出「陽光電城計畫」編列補助預算,推廣屋頂型太陽光電,2019年的2.0版從公部門開始推動公有廳舍綠能屋頂專案,至2023年推出3.0版,更架設再生能源資訊地圖,提供便民服務。截至該年11月30日止,台南市太陽光電同意備案共13,080件,備案容量達4,683MW,其中屋頂型11,769件,容量約為1,969.7MW,屋頂光電容量占比約42%。 ▲台南市政府善用日照時間長的優勢,繼2011年推出「陽光電城計畫」編列補助預算,推廣屋頂型太陽光電,2019年的2.0版從公部門開始推動公有廳舍綠能屋頂專案,至2023年推出3.0版,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 加蓋疑慮?高雄市明訂規範鐵皮屋頂結合光電 早期台灣由於都市發展 快速,大量人口湧入城市, 土地取得困難,為了增加可用面積,頂樓加蓋相當普遍,陳重仁說:「原本屋頂遮雨、遮陽棚加蓋是有違法疑慮的,以地方自治權放寬法律的同時,學者要輔助地方政府執行,在不損及公共安全和利益的情況下推動綠能屋頂。」 2017年修正的《高雄市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設置辦法》,是全台首創明訂將現有鐵皮屋頂改造為太陽能光電屋頂的法令,鐵皮屋頂在不違背建築法、未抵觸消防及建築安全精神下,依法申請雜項執照,即可轉化為合法光電建築物。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的具體作法,第一種是「拆除鐵皮屋頂違建,改設光電設施」,結構安全經專業結構技師驗證,屋主也樂見提升安全性;第二種則是取得執照後將光電板架設於舊有鐵皮上。另外,還有許多民眾雖未透過工務局正式輔導,但自發性將違建物改建合法光電建物,至今推動成效良好。 陳重仁指出:「相較於傳統矽晶太陽能電池,新一代的鈣鈦礦電池可吸收高能量的短波段光線,且具高透光、可撓曲量輕、可室內弱光發電、顏色可調整等特性,在基地立面安裝建築整合太陽能系統(BIPV),可讓以往僅設置於屋頂的太陽能光電,進一步往建築立面發展。」,根據近十年新建建築發照資料估算,建築立面可鋪設光電板的面積比屋頂平均高出20倍以上。如果是超高層建築,更可能多達5、60倍以上!且鈣鈦礦光電板能吸收天空每個角度的輻射能量,發電效益較不易受太陽光角度影響,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推進,有極大助益。 #延伸閱讀 六都怎麼做?陳重仁談城市降溫四大策略與獎勵辦法 打造「光電建築」,未來建築業就是能源業! 綠金時代:用綠電重新打造企業競爭力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