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買碳權指南|掌握碳權購買2大要點,達成碳中和目標

2023年10月,全球知名的碳項目開發商瑞士南極碳資產管理公司(South Pole)被內部吹哨人和媒體指控大型護林計畫「卡瑞巴減排專案」的碳信用額度不實,氣候效益至少被高估5倍,使得曾購買卡瑞巴減排碳信用的Gucci、大眾汽車、雀巢和麥肯錫等企業只能認賠,以避免陷入「漂綠」爭議,甚至還可能面臨訴訟危機!其實早在2023年1月,英國衛報揭露全球最大碳權認證機構Verra疑似造假,旗下雨林保育專案碳權至少有9成不具有實質減碳貢獻,造成企業買到品質不佳的碳權而權益受損。

企業身處於步步為「碳」的時代,該如何面對碳焦慮、碳混亂?如何買到「真實有用」的碳權?企業可以自行「產生」碳權嗎?本期SEE GREEN專訪在碳中和議題已累積14年經驗,擁有GS、VCS等國際碳權開發商與買賣商資格、開發台灣首例太陽能發電獲GS黃金標準碳減排放量認證,現為禾豐碳中和公司營運總監的薛新祐,為大家一一解惑。

碳交易市場有哪些類型?

碳交易市場可依碳權類型分為強制性市場(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CER)與自願性市場(Voluntary emissions reduction,VER)。強制性市場是指政府採取「碳排放總量管制(cap-and-trade)」,先針對受管制對象的碳排放總量設定上限,再核發具時效性的免費排放配額,當企業的減碳成效超過政府設定的強制目標時,可以將超過的減排量作為碳權賣給其他未達減量目標的企業,透過此機制,無法減量的企業可以購買其他企業因減碳有成而剩餘的碳權,而賣出碳權額度的企業也能因此獲利。而由於總量管制是國家達成減碳目標的碳管理政策工具,因此大部分的強制性市場並不互通,意即企業無法透過購買另一個強制性市場下的碳權來抵扣自身排放責任。目前歐盟、美國加州、紐西蘭、韓國、中國等皆採取此模式。

 

▲ 世界上最悠久、也是首個多國參與的強制性碳交易市場為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圖/unsplash

自願性市場則是由企業自主減碳,通過碳捕捉、建設再生能源等方式累積減碳額度,經過第三方認證後形成碳權(碳信用額度),供有減碳需求的企業購買。這些自願減碳的企業雖不受政府強制管制碳排量,但為了因應國際供應鏈的減碳要求,故必須確實減碳,否則將拿不到國外大廠訂單,影響競爭力。目前如台灣、日本、新加坡與澳洲皆採用此碳交易制度。

 

企業可以去哪買碳權?

若企業想要購買碳權,最常見的管道為由國家或地區之監管機構設立的碳權交易所。透過在平台提供自願性碳市場的碳權,讓企業申請與開通帳戶後,便能選購符合需求的碳權產品。目前台灣的碳權交易所在2023年8月7日已正式揭牌,並於同年12月22日上架首批經國際碳權核發機構Gold Standard認證的碳權類型,包含潔淨水源、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今 (2024) 年6月則上架第二批自然碳匯 (carbonsink)商品,以符合更多國際供應鏈要求。其他知名的碳權交易所則有新加坡的AirCarbon Exchange (ACX)、Climate Impact X(CIX)、瑞士的Toucan Protocol、與英國的Carbon Trade Exchange(CTX)等。

另一個常見管道則是直接向負責驗證、查核、管理和發行碳信用的國際碳權核發機構購買減碳專案,像是清潔能源、森林保護和再生、可持續土地管理等。目前全球盛行的國際碳權核發機構有VERRA(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黃金標準 Gold Standard、美國氣候行動儲備方案(Climate Action Reserve, CAR)、美國碳註冊登記簿(American Carbon Registry, ACR)等。

 

▲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6月13日上架的自然碳匯商品,為經國際碳權核發機構VERRA認證的緬甸紅樹林藍碳專案。圖/unsplash

 

如何買到高品質碳權?

有如此多碳權買賣管道與碳權類型,企業該尋求哪個管道才能購得高品質碳權,避免花錢無用反而惹上漂綠爭議?針對購買碳權,薛新祐歸納兩大要點。

「如何買到符合國際供應鏈要求的碳權?直接問你的採購方,請他發一個寫明減碳標準的正式文件,就不會有買了碳權卻不適用的問題,也容易算出企業的碳成本,若成本過高再來跟採購方談判,詢問用另外一個標準來做可不可以,這樣企業就比較容易達成碳中和目標。」薛新祐表示,買碳權時不應隨意聽信新聞消息,或只因應市場上某項碳權產品熱門就衝動購入,先確認採購方的標準再買,才能確保買到的碳權符合需求。

若想避免買到品質不佳的碳權,則可以留意碳中和方法的四個要點:長期、可測、真實、額外。例如買碳權時建議選擇發行年份較近的碳權,以5年之內最為理想,避免因過去所使用的方法學不夠嚴謹,或缺乏嚴格的審查標準,使碳權品質大打折扣;買碳權時也必須是「額外」的減碳行為,舉例來說,有些減碳專案會濫用認證方法論中的基準值彈性,將森林碳匯中的「被砍伐風險」誇大,藉此膨風企業為了「保護森林」所貢獻的減碳努力,以得到「幻影碳權」,若不慎購入,極容易涉入漂綠危機。因此買碳權時,應先了解碳權的來源、減碳專案的測量方式以及方法論等細節才有保障。

 

▲ 目前所有自然碳匯類型中,最被廣泛採用的為森林碳匯,不過企業購入時,需先了解碳權的來源、專案的測量方式等,以免購入品質不佳的碳權,陷入漂綠危機。圖/unsplash

 

企業可以自行「產生」碳權嗎?和購買碳權相比,兩者的差別?

企業可以透過使用清潔能源、種樹造林、減碳設備等方式執行減碳專案,並經過嚴謹的方法學、監測並製作報告等一連串基於科學基礎的步驟,申請第三方驗證機構查核與通過認證後,產出能扣抵自身碳排放的碳權來使用,不過過程中,同樣須留意減碳專案的條件與規定,以及採購方是否認可等因素,才能確保企業自行開發的碳權真正能做使用。

若企業自行投資開發碳匯,除了可以達成碳中和目標,也能寫進ESG報告書,作為企業落實永續淨零的實蹟;若選擇直接購買碳權,則較為便利迅速,但無法將減碳成果呈現在企業永續報告書中。建議若想開發碳權專案,可先考量企業碳成本、比較減碳專案項目的效益之後再做選擇。

不論是買碳權還是自行開發碳匯,都是為了達成勢在必行的碳中和目標,這對企業來說,除了是必須面對的挑戰,同時也是一項轉機,建議及早採取行動,方能保有競爭力,因應這股席捲全球的碳潮風暴。

 

 

#好文推薦

碳有價時代來臨!掌握企業必知20個碳名詞,減緩碳焦慮
危機亦是轉機!面對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企業的「碳」戰略思維
氣候變遷成國安問題 揭台灣減碳困難原因

SEE GREEN 電子報 我們提供綠建築、淨零碳排、永續ESG相關文章。
點我訂閱電子報,您的關注與影響力,代表一份獨一無二的力量,讓我們一同為永續未來而努力! 

測試圖片

Scroll to Top

Subscribe Newsletter

Subscribe Newsletter